“原來發芽的土豆真的不能吃啊!”
“食品包裝標簽藏著這么多學問呀!”
隨著虹口區各街道暑托班陸續開班,一場場生動有趣的食品安全科普實踐活動也如約而至。團區委聯合區市場監管局,推動食品安全教育進入愛心暑托班,已成為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明星活動”。活動創新采用科普講解、互動游戲、情景體驗、現場實驗等豐富形式,幫助少年兒童樹立食品安全意識、掌握飲食安全知識,持續為孩子們的暑期健康保駕護航。
為了讓孩子們更直觀、立體地理解食品安全知識,團區委聯合區市場監管局,打造“流動科普站”,將檢測設備、互動教具和情景劇場帶到學生身邊,以更具沉浸感和趣味性的形式點燃學習熱情。
活動中,執法人員設置了多場景“情景體驗劇場”。在“我是小小消費者”環節中,講臺搖身一變成為“超市貨架”,執法人員現場指導孩子們如何查看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辨認出現脹包、變質等異常情況的食品;“我是點餐小達人”環節,課堂變成了餐廳點餐場景,孩子們根據“菜單”選擇菜品,執法人員引導他們辨識出毛蚶、熗蝦等高風險違禁食品,講解攝入不潔食物可能引發的健康問題,提醒大家主動成為踐行“制止餐飲浪費”的小達人;在“我是小小監管員”環節中,模擬后廚檢查場景,邀請孩子們扮演食品安全監管員,指導辨認“生熟混放”“半成品未加蓋加罩”“冰箱內食品原料變質”等常見食品安全違規情形。
此外,活動還設置了“檢測小實驗”“網紅零食閉坑指南”等互動板塊,帶領孩子們親身體驗農藥殘留、油脂酸價、氧化程度、ATP(表面潔凈度)等小實驗,教孩子們從產品外觀、食品標簽、添加成分等方面辨別哪些零食是安全的。一場場“邊玩邊學”的活動,讓食品安全知識“動起來”“熱起來”。
為適應暑托班孩子的認知特點,活動進行創新設計,相比傳統的食品安全宣講,更具實踐性和精準性。實踐可參與,除親手操作食品快速檢測、模擬場景互動,還讓孩子們參與對當天暑托班盒飯的檢查,學會了使用中心溫度計檢測飯菜的中心溫度,了解到盒飯熱鏈配送的知識。
除了課堂內容,現場還向每位學生發放了《食品安全知識(學生篇)》手冊,鼓勵他們將課堂所學帶回家中,當起“家庭食品安全監督員”,以點帶面推動安全理念從孩子延伸至家庭、從課堂延伸至社會。
團區委持續深化與區市場監管局合作,在全區8個街道暑托班點位推廣開展食品安全科普實踐課,覆蓋學生360人次。通過“動手做+趣味學”的教學模式,將食品安全教育從書本帶到生活,讓孩子們真正學得明白、做得到位、記得長久。
未來,團區委將繼續堅持育人導向,圍繞少年兒童成長發展的實際需求,把食品安全教育作為健康成長的重要一課,進一步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聯動,推動形成“學校主陣地、家庭小課堂、社會大平臺”三位一體的食品安全宣傳格局,為孩子們的快樂暑假增添一份“安全保障”,也為建設安全、健康、文明的社區環境注入青春力量。
來源:團區委
編輯:耿小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