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想像美國那樣,處處受制于中國,所以最近開始琢磨著要提前擺脫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但奇怪的是,就在這個時候,印度的高級官員卻罕見地跑到中國來訪問,這里面到底有什么門道呢?
前幾天,印度放出消息,說他們準備拿出500億盧比(差不多40億人民幣),專門用來建設自己的稀土加工廠,就是為了不再依靠中國的稀土。
印度還拍著胸脯保證,這個計劃最多兩個星期之內就能批下來。
可實際上,莫迪政府最近的日子是真不好過,壓力一個接一個。印度的汽車行業現在都快扛不住了,隨時可能停產。
最近有份文件曝光,說因為稀土材料不夠用,印度最大的汽車公司瑪魯蒂鈴木,原本計劃這幾個月生產26500輛電動車,現在只能生產8200輛,產量一下子砍掉了三分之二。
印度媒體就說了,這是因為中國收緊了稀土出口,直接導致印度汽車行業遭了殃。
緊接著就傳出消息,說印度的國防部長最晚27號就會到青島來,跟中國談事情。
這可不是一件小事,背后的情況大家心里都清楚:雖然最近中國和印度在邊境問題上談出了一些結果,但實際上,兩國之間的關系還沒完全恢復好,心里還是有點疙瘩,隨時可能鬧出點問題來。
印度現在突然主動找上中國,也不是平白無故的,背后有不少原因。
首先,印度自己搞的那個“工業化”計劃,推起來其實挺不順的,尤其是在高科技領域,進展一直慢吞吞的。
以前他們還能靠從別的地方進口來緩解需求問題,可現在印度想要自己生產,結果發現成本高得嚇人,實在扛不住了,所以只能厚著臉皮直接找中國幫忙。
再一個,印度國內早就有人提醒過,得注意中國在出口方面的政策變化,因為這可能會卡住印度半導體產業發展的脖子。
但印度政府辦事效率太低,官僚主義問題嚴重,結果一直拖拖拉拉,直到最近才突然醒悟過來,趕緊跑來找中國談合作了。
看看印度之前做的那些事兒,就能明白,印度其實是在拼命救自己。折騰來折騰去,就是想讓自己國家的工廠能繼續開工,經濟能趕緊恢復點活力,好讓老百姓的抱怨少一點。
但問題是,這種做法只能頂一陣子,長久不了。印度自己沒有原材料,也沒有掌握關鍵技術,根本離不開中國的支持。
就算印度能暫時從別的地方搞到一些稀土資源,但時間長了,肯定還是扛不住的。
其實不僅是印度,其他國家的汽車公司也都碰到了同樣的麻煩。有的車企甚至已經開始動腦筋,想把工廠搬到中國去生產。
因為這樣一來,他們就能更方便地拿到足夠的稀土資源,保證自己的生產不受影響。
眼下這個情況,印度還真得好好跟中國搞好關系。為啥呢?因為印度自己還沒辦法加工稀土,目前還得靠中國供應稀土原料。
如果和中國關系鬧僵了,稀土原材料斷了貨,那印度的芯片和人工智能這些高科技產業,恐怕就會比別人慢一大步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