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至22日,證監會官網新增披露,四川省威沃敦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威沃敦”)、天津愛思達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愛思達航天”)、蘇州信諾維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信諾維”)、武漢中科創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科創新”)、友邦散熱器(常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友邦股份”)、海南百邁科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百邁科醫療”)、銳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銳牛股份”)等7家公司進行了輔導備案。
IPO日報注意到,威沃敦由西南石油大學名譽校友創立,業績波動明顯,凈利潤至今未恢復到三年前;愛思達航天主營造火箭整流罩,鼎暉投資、浙大聯創投資、深創投參股;信諾維創始人中金公司出身,獲杏澤資本、樂普醫療、騰訊投資青睞;中國農機膠帶行業龍頭企業銳牛股份服務沃得農機、雷沃重工、中聯重科等知名企業,2022年是業績峰值。
AI制圖
01/ 西南石油大學名譽校友創立
6月16日,證監會披露,威沃敦在四川證監局啟動IPO輔導備案,輔導機構為申港證券,擬在北交所IPO。
此前,威沃敦已于2023年12月在新三板掛牌,股票代碼:872774。
威沃敦成立于2006年4月,系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營業務為油氣開采儲層改造專用助劑及工具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及相關技術服務。公司產品與服務主要應用于油氣開采儲層改造領域,主要客戶為中石油、中石化及其下屬分子公司。
業績方面,2021年-2024年,威沃敦實現營業收入1.46億元、1.71億元、1.66億元、2.25億元,在2023年出現了下滑;凈利潤分別為3715.11萬元、2600.71萬元、1487萬元、3200.56萬元,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下滑,至今凈利潤未恢復到2021年的水平。分產品來看,2024年,公司收入以助劑、工具產品為主,占營業收入比重99.15%。
威沃敦的控股股東為何偉,直接持有公司51.54%股份,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何偉、段小麗夫妻。
除了直接持股,何偉分別持有沃敦久榮、四川偉冠22.29%、69.6%出資額,并擔任沃敦久榮和四川偉冠的執行事務合伙人,通過沃敦久榮和四川偉冠控制公司3.5%股份和2%股份;何偉與段小麗系夫妻關系,段小麗通過偉麗易洋持有公司13%股份。何偉、段小麗合計控制公司70.04%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何偉于1967年8月出生,為西南石油大學名譽校友。曾擔任四川石油管理局井下作業處油化廠廠長、廣漢圣油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副經理、廣漢市宏偉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02/ 造火箭整流罩
6月16日,愛思達航天在天津證監局完成IPO輔導備案,輔導機構中金公司,擬在科創板IPO。
愛思達航天成立于2018年,總部位于天津東麗,在北京亦莊、四川川什邡分設研發中心及高端制造批產基地。愛思達航天專注于航空航天碳纖維復合材料輕量化結構及功能產品,主要產品為火箭整流罩,公司通過高性能復合材料技米研發與工程創新應用,致力成為航天、航空、軌道交通等大交通領域輕量化構件研發生產及技術服務的專業供應商,為領域客戶提供技術先進、質量可靠、成本可控、快速響應的輕量化構件設計仿真、材料工藝研制與批量生產一體化服務,讓未來更輕快。愛思達航天科技研發配套的運載火箭整流罩等構件、衛星構件、無人機產品、軌道交通輕量構件已通過多次各種驗證試驗、地面試驗等考核驗證,部分產品進入批產。
2019年7月,愛思達航天助力星際榮耀“雙曲線一號遙一火箭”發射成功,2020年11月、12月分別助力星河動力“谷神星一號遙一運載火箭”“谷神星一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成功,2022年7月助力中科宇航“力箭一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2023年6月7日又助力中科宇航“力箭一號運載火箭”遙二發射成功。
官微顯示,2024年,愛思達航天已與國內多家商業火箭公司聯合開展了多型號復合材料火箭整流罩研制、設計及仿真工作。愛思達年內助力商業航天火箭公司完成商業運載火箭10次成功發射,累計助力中國民營商業航天28次成功發射。
資料顯示,愛思達航天經歷了多輪融資。
2018年4月,愛思達航天進行了天使輪融資,融資數千萬元,陸石投資(清研陸石)參投。
2019年6月,愛思達航天進行Pre-A輪數千萬融資,鼎暉投資、浙大聯創投資、深創投參投。
2020年3月,愛思達航天進行Pre-A+輪融資,浙大聯創領投,久友資本、北京奕秋資本跟投,老股東深創投、海河紅土繼續追加投資。
2021年8月,愛思達航天進行A輪上億元融資,陸石投資、深創投聯合領投,浙大聯創投資、海河紅土、久友資本共同完成。
2022年1月,愛思達航天戰略融資數億元,由深創投制造業轉型升級新材料基金領投。
2022年8月底 ,愛思達航天進行B輪融資,融資3億元,中新融創領投,天創資本、中麗基金、興雍資本等基金跟投。
目前,董事長張毅合計控制愛思達航天34.7875%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03/ 創始人中金公司出身
近日,信諾維上市輔導備案材料獲備案登記,擬于A股上市,輔導機構為國泰海通。
資料顯示,信諾維成立于2017年5月,是一家集科研與商業化實力于一體的平臺型創新藥公司,聚焦于腫瘤精準治療、多重耐藥菌感染和代謝性疾病等領域,研發的創新藥管線已有10款進入臨床研究,并有10余款在臨床前階段。
信諾維控股股東為上海勵攀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21.58%。經股權穿透發現,強靜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總持股比例為24.36%。目前,強靜擔任公司董事長。
強靜2005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獲得藥學學士學位,隨后進入花旗銀行風險管理部工作,2006年離開,2010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獲得金融學碩士學位;此后清華大學金融學專業就讀博士。
強靜于2010年-2018年任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醫藥醫療行業負責人,投資研究領域主要涉及創新生物醫藥、醫療服務、互聯網醫療、醫療器械等,參與上市項目包括國藥控股、華潤醫藥、上海醫藥、復星醫藥、貝達藥業、新世紀兒童醫院、三生藥業、東陽光、康華醫療、SisramMedical、合全藥業等。
作為資深投資人,強靜創立的信諾維誕生后融資經歷豐富,累計融資超20億元。2017年成立之初,信諾維就獲得了來自源本基金的天使輪融資;2018年完成A輪融資,投資方為正心谷資本、杏澤資本、樂普醫療;2020 年8月,信諾維完成了10億元的C輪融資,同年12月,信諾維完成數億元的Pre-IPO輪融資。
2024年,信諾維完成了7億元的E輪系列融資,由騰訊投資和國鑫投資聯合領投,濟南產發、華控投資、粵開資本、辰海資本、浦東創投、卓璞資本等多家知名機構共同參與,老股東正心谷資本持續支持。
04/ 營業收入兩年增長15%
6月18日,中科創新向湖北證監局提交了上市輔導備案報告,輔導機構為東吳證券,擬在科創板上市。
中科創新成立于2003年4月,是無損檢測裝備制造商和定制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擁有自主可控的常規檢測設備、高端成像檢測設備及各類自動化檢測設備等產品體系,集研發制造、安裝調試和售后培訓于一體,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公司控股股東為湖北和潤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56.6%。
2022年-2024年,中科創新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66億元、1.8億元和1.91億元,營業收入兩年增長15%。
05/ 國內變壓器用散熱器龍頭
6月17日,友邦股份在江蘇證監局完成IPO輔導備案,擬北交所IPO,輔導機構中信建投證券。
友邦股份成立于1997年,注冊資本5120萬元,友邦股份2025年3月6日掛牌新三板,股票代碼:874411。
友邦股份主營變壓器用散熱器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國內變壓器用散熱器領域的龍頭企業,主導產品為片式散熱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 18.9%,位居行業第一,且在 2015年后實現國產替代并大量出口。
該公司2024年出口占比超過35%??蛻舭ㄈ樟⒛茉?、西門子能源、中國電氣裝備集團等全球頭部變壓器廠商,合作關系穩定且覆蓋全球TOP10變壓器廠商中的6家。
王建忠直接持有友邦股份71.71%的股份并作為投盈合伙的執行事務合伙人,通過投盈合伙控制1.50%的股份,直接或間接控制公司股份的比例合計73.21%,系公司控股股東。
王建忠妻子方琴芬直接持有1.76%的股份,兒子王晟直接持有6.59%的股份,三口人直接或間接控制公司股份的比例合計為81.56%,系公司實際控制人。
業績方面,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 2.35億元、2.77億元、3.15億元和7838.41萬元;凈利潤分別為5790.94萬元、6183.31萬元、7246.56萬元和1875.07萬元;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0.74%、31.84%、33.18%和33.07%。
06/ 招商資本參投
6月18日,百邁科向海南監管局報送了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輔導備案材料,輔導機構為長城證券。
公司2025年4月已于新三板掛牌,股票代碼:874640。
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以手術縫線為代表的外科手術醫療器械及多肽制藥設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手術縫線、介入栓塞材料、止血材料等手術器械產品以及多肽合成儀、多肽裂解儀等多肽制藥設備產品,控股股東為海南邁迪科醫藥控股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48.35%。
截至2024年11月,公司及子公司擁有專利72項,其中發明專利14項;公司已獲準注冊5個III類、8個II類醫療器械產品。公司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產業化為目標,持續加強新產品研發開拓,在研項目覆蓋抗菌縫線、魚骨縫線、載藥栓塞微球、封合醫用膠等多個新產品,未來將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持續動力。
公司的核心產品“封創翎”可吸收性外科縫線,打破了進口壟斷,填補國內空白,目前已進入全國3000余家醫院,年使用量超百萬根,國內市場占有率達5.8%。
另外,該公司在介入栓塞領域推出全球首個明膠海綿栓塞微球 “百吉弗”,在醫用膠領域研發可吸收封合醫用膠“替賽奧”,形成外科縫線、介入栓塞、醫用膠三大業務板塊,技術布局多元。
2022年-2024年,百邁科實現營業收入為9067.59萬元、1.74億元、1.85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2949.94萬元、7018.16萬元、6919.44萬元。
天眼查顯示,百邁科完成了兩輪融資,招商資本、泰達科投、達晨財智、海達投資、海盛基金參與了投資。
07/ 高峰在2022年
6月3日,銳牛股份向江蘇監管局報送了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輔導備案材料,輔導機構為光大證券。
銳牛股份于2024年3月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公開轉讓,所屬層級為創新層,代碼: 874217。
銳牛股份成立于2006年,總部位于江蘇無錫,產品覆蓋農業機械、工業設備及工程機械領域。核心產品是帶傳動系統零部件,其研發的 “農機用變速(半寬)V 帶” 填補國內空白,“水稻聯合收割專用膠帶” 通過國家鑒定驗收,替代進口產品。
作為中國農機膠帶行業龍頭企業,銳牛股份產品配套量國內領先,客戶涵蓋沃得農機、雷沃重工、中聯重科等知名企業,并出口歐美、東南亞等地區。
朱樹生直接持有銳牛股份2601萬股股股份,持股比例51%,為公司控股股東。
2021年-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2.88億元、3.08億元、2.35億元、3.06億元,實現凈利潤5590.12萬元、6849.91萬元、2913.72萬元、5764.88萬元,業績近兩年相比2022年有所下滑。
記者 王瑩
文字編輯 吳鳴洲
版面編輯 褚念穎
責任編輯 光云
1
2
3
4
如果您有IPO、并購重組等上市公司相關的【獨家線索】需要分享,歡迎發送郵件至郵箱: ipowgw@ifnews.com
IPO日報是《國際金融報》旗下新媒體,對平臺刊載內容享有著作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