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晚,伊朗宣布向美軍駐卡塔爾烏代德空軍基地發起了導彈打擊,以回應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的打擊。可伊朗的回擊結束不久,特朗普就向外界公布大消息,以色列和伊朗已同意全面停火。
特朗普還故意放話,稱伊朗對美軍基地的襲擊之前,還特意提前通知了美國,對此特朗普表示“感謝”。
人們本以為美國的介入,會是伊以沖突升級的開始,沒想到伊朗這么快就對美國、以色列“跪”了。實際上,伊朗不對美、以軟下去,它對內就要支撐不下去了。
當地時間6月23日,當伊朗對美軍基地發動完襲擊后,特朗普當即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嘲諷”伊朗的回應“非常軟弱”。
特朗普透露,伊朗發射的14枚導彈,其中13枚被擊落,1枚朝著不懼威脅的方向飛去。這一襲擊沒有造成美國人員傷亡,特朗普還表示,他要感謝伊朗在襲擊前提前通知美國。
實際上,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的空襲轟炸,也有可能是雙方演的一場戲。不然,伊朗為何能夠提前轉移核設施的濃縮鈾?不然為何美軍轟炸機飛入伊朗境內成功完成轟炸任務,卻不見任何一絲阻撓?
據一名伊朗高級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福爾多核設施的大部分高濃縮鈾在襲擊發生前就已被轉移到其他地方。而據美國太空技術公司Maxar Technologies的衛星圖像顯示,在當地時間19日和20日,伊朗福爾多核設施的入口曾有一大排的車輛排隊等待。
說白了,美國與伊朗是心照不宣,大家都不想讓沖突升級,誰也禁不起打一場大仗。于是雙方互相給個臺階下,就此結束這場沖突,也符合國際社會的期待。
換句話說,伊以沖突停火,難道不是各國都要求的嗎?怎么真到了停火的時候,人們就要對此感到失望了?或許我們是對伊朗抱有太高的期待了,以為它能堅決反美。
別忘了伊朗是個怎樣的國家,世俗的資本主義發展和上層的宗教神權統治,始終是不相容的,伊朗的政教合一政體,究竟是在阻礙、還是在促進伊朗生產力的發展呢?
換句話說,在伊以沖突沒有打響前,伊朗國內早就矛盾重重,也因此被以色列輕易滲透。希望掙脫控制、尋求發展的世俗集團和大權在握、攫取大量利益的教士集團之間的矛盾,如今已令伊朗進入到了新的歷史十字路口。
1979年伊朗走向伊斯蘭政教合一政權,如今已40多年過去,伊朗的經濟在美西方的多年制裁下,發展遲滯,底層民眾也苦于這種生活而無可奈何。
伊朗統治集團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必然要對外妥協、軟弱,這是無可爭議的,是從沖突一開始就可以預想到的。
這一停火消息,特朗普在當地時間6月23日發布,稱以色列和伊朗已同意全面停火,伊朗將先啟動首個12小時停火,以色列隨后進行第二個12小時停火,等到24小時后,戰爭將正式宣布結束。
特朗普說伊朗同意了停火,只是截止到目前,伊朗官方還沒正式宣布停火,所以伊朗和以色列到底怎么個停火方法,目前似乎還沒下定論,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中東大戰沒有打起來,是國際社會的一個幸運。
和平來之不易,又何必要去期待戰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