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陣風算是刮不動了,現在歐洲又開始刮“臺風”,3.3億美元一架,號稱歐洲最強四代半,臺風戰機好在哪?
其實,臺風戰機的研制時間比陣風稍早,70年代中后期開始立項,那個時候美蘇已經開始四代機研制了,此時經濟還不錯的歐洲自然也不能掉隊。但是一個國家又搞不定,所以歐洲當時決定聯合研制一款四代機,最開始由英、法、德、意、西班牙五國牽頭。
這五個國家中法國實力最強,二戰躺平讓本國的工業基礎沒有受到多大損失,甚至還加強了,強到什么地步呢?法國達索公司可以自主獨立研制第四代戰機,而且具備生產能力。此時英國航空工業就在走下坡路了,羅羅公司搗鼓三轉子發動機,虧的底褲都沒了,不得不賣身給英國政府。
在研制四代機時,法國自然想按照自家的標準來,這樣他們就能賺更多錢。但是英德兩國不同意,各方吵的不可開交,最后法國退場自己研制陣風去了,歐洲聯合戰機由剩下四個國家研制,取名EF2000,后來定名為臺風。
從1983年開始立項,1994年第一架原型機出廠,一直拖到2003年臺風才正式服役。這個時間真的非常久了,一般而言,一款戰機的研發生產周期在10年之內才比較合理。
臺風剛問世時,中國軍事雜志上都是它的“靚照”,當時它的性能不弱于我國的殲10。
臺風屬于一款多用途中型戰機,機身長15.9米,翼展11米左右,采用的鴨式三角翼,升力系數1.8。臺風的機翼后緣上翹,加上大展弦比機翼,讓它的起飛距離很短,對機場跑道要求不高,戰時可以在普通高速公路上起飛。
整機空重11噸,起飛重量23噸,不加掛副油箱可裝5噸燃油,掛載7噸彈藥,最大航程2900公里,作戰半徑差不多1000公里,整體數據算是中規中矩吧。
該戰機使用的兩臺加力渦扇發動機,是ETG公司生產的EJ200,這款發動機在不開加力的情況下,單臺推力達6噸,開加力時可達12噸。因此臺風的動力可謂非常澎湃,即便是現在,它也屬于頂尖。這款戰機是可以進行1.2馬赫超音速巡航的,而且最大速度在2馬赫以上。
它的航電系統也非常不錯,座艙采用側桿操縱,前方是一個任務顯示屏,屬于四代機標配。雷達告警、衛星導航、敵我識別系統等等它都有??上乱暤亩嗄B火控雷達具備很強的目標探測和自動跟蹤能力,頭盔瞄準具加上平視顯示器讓飛行員有超強戰場的全態勢感知能力。
臺風的武器系統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個是27毫米機炮。很多軍迷嘲笑這個炮沒有多大用處,其實,它要是放到殲20上是該被嘲笑,但是在臺風上這臺機炮還真必須要有,畢竟歐洲給它的定位是多用途戰機,還要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打打裝甲車和直升機什么的也可以用。殲10上也有機炮,在進氣道下方起落架左側,半埋式,不仔細看發現不了。
除了這臺機炮,臺風還有13個外掛點,幾乎歐洲現有的航彈、空對空導彈它都可以掛。這里主要介紹兩個,一個是“流星”空空導彈,升級版據說射程能達到150公里以上,最大速度4馬赫。歐洲把它當寶貝沒有舍得對外出售。
從這些數據上看,臺風戰機與殲10C不分伯仲,但是在2024年的卡塔爾軍演上它被打了個9:0。超視距作戰簡直是被殲10CE吊著打,最丟人的是,近戰狗斗它還輸了。
原因出在哪呢?就出在它的雷達上。
一代二代的臺風使用的是脈沖多普勒雷達,卡塔爾訂購版本的還屬于升級款,是機械掃描相控陣雷達。稍微了解一點雷達知識的,看到這個詞應該感到奇怪,相控陣還有機械掃描的?沒錯,就是這么奇葩,估計是歐洲老爺們忽悠卡塔爾的,實際上還是“捕手”雷達的改進版。殲10CE的有源相控陣領先臺風兩代,不考慮體系化作戰,一對一的話,臺風也不是殲10CE的對手,它有“近視”+“白內障”,看不遠又看不清。
長遠來看,臺風比陣風的改造潛力要大很多。
歐洲四國也考慮給它做升級,包括上真正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還有修改發動機進氣口、改善涂料增加隱身性等等,只是完成度太低了,都在磨洋工。
按道理說,改裝這款戰機應該不缺錢,它賣的比較好,總訂單量已經有700多架,卡塔爾的采購價是2.4億美元,差不多是殲10CE的3倍??仆刭I的更貴,是3.3億美元。中東土豪給歐洲交了不少保護費。臺風卻一直沒有升級,應該是歐洲現在把重心放在研制六代機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