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熊導讀:砂型3D打印設備打印效率從最初的幾十升/小時提升至最高1500升/小時,提升了10倍以上;單位成本從每噸2萬多元降低至不到0.5萬元,下降到原來的1/5。共享集團已經在鑄造行業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2025年6月19日,粘結劑噴射3D打印領域的領軍企業共享集團,隆重舉辦了智能制造開放日活動(第四期)。此次活動以“數智引領,生態共融”為主題,匯聚了鑄造行業專家、合作伙伴及各界精英,共同探討智能制造、AI人工智能、3D打印在鑄造領域的創新應用與發展前景,并參觀了共享集團完成高端零部件鑄造“3D+”整體轉型的成果。
共享集團智能制造開放日活動此前已成功舉辦三期,這也是南極熊第二次參加共享集團的開放日活動,今年的第四期活動火爆程度再次刷新紀錄,來自國內外的約600余位嘉賓參加。開放日活動分為上下兩大部分,上午為大會專項報告,下午為3D+鑄造智能工廠參觀。
行業大咖齊聚 ,共話智能制造未來
△共享集團董事長彭凡開幕致辭
共享集團董事長彭凡在開幕致辭中介紹了共享集團過去十余年中,在數字化驅動、創新引領、綠色鑄造的轉型升級方針下,實現了每五年翻一倍的穩定增長。公司打造了兩個新興產業:以3D打印為代表的智能裝備產業和以國家智能鑄造產業創新中心為代表的智能制造服務產業,實現了現有產業(高端裝備關鍵零部件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完成了全球首座“3D+大型鑄鐵企業”和全球首座“3D+重型鑄鋼企業”2家傳統企業的全面“3D+”改造,累計改造新建了7個3D打印智能工廠,實現了“All in 3D+”的整體轉型,未來還將通過人工智能、All in AI 等舉措,將共享集團打造成一家國際化品牌企業、智能化企業、系統化運營管理企業,引領和推動鑄造產業發展。
△中國鑄造協會會長張立波致辭
中國鑄造協會會長張立波在演講中高度評價了共享集團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探索與實踐,對于共享集團全面實現3D+ 數字化轉型給與肯定,認為其為行業樹立了標桿,希望更多企業能以共享集團為榜樣,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推動鑄造行業高質量發展。張立波表示,相信未來共享集團將以3D打印為筆,以金屬液為墨,以中華大地鑄造業為紙,描繪出中國鑄造業更新更美的畫卷。今年是《中國制造2025》的收官之年,經過國內外權威機構評定,我國已經進入制造強國的行列。當前,全球制造業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是時代的命題也是鑄造人的使命。中國鑄造協會將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整合行業資源,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共同譜寫中國鑄造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負責人焦國濤致辭
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負責人焦國濤在演講中表示,在工信部的指導下,聯盟目前在全國成立了26個地方分盟和11個行業分盟,累計培育主營業務超10億元的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超180家。2021年,共享智能鑄造創新中心組建成立了鑄造分盟,聚焦智能鑄造、綠色鑄造、鑄造3D打印,累計研制標準近100項,累計為100多家企業提供診斷評估服務,期間共享集團敞開智能工廠大門,全方位展示鑄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最新成果和實踐經驗,體現了行業領軍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寧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信息化推進處處長黃彥平致辭
寧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信息化推進處處長黃彥平在致辭中介紹了寧夏自治區在智能制造領域推出的政策文件以及戰略布局。黃彥平表示,寧夏高度重視智能制造發展,發布了關于新型工業化的實施意見和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數字化轉型推進體系。共享集團打造的3D打印智能工廠和大型高端鑄鋼生產基地是寧夏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閃亮名片,更以可復制的轉型經驗為寧夏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新動能,為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寧夏方案。
△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張相木主旨演講
國家智能制造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裝備工業司司長張相木在主旨演講中,深入解讀了智能制造在建設制造強國中的重要地位。張相木指出,《中國制造2025》即將圓滿收官,智能制造的大步推進為其做出了重要貢獻。當前,智能制造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數字化制造歷經30多年,網絡化制造10余年,而智能化制造才剛剛進入萌芽期。隨著AI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智能制造開始進入高級階段。
他進一步闡述了基于工業AI的智能制造的基本特征,包括管理精益化、裝備數智化、技術軟件化、流程數據化、生產自主化。張相木強調,智能制造裝備是智能制造的核心載體,其發展需要從制造裝備本體升級與融合技術突破兩方面精準發力,實現“工業AI+先進制造裝備”的深度融合。
多項重要儀式 開啟合作新篇章
隨后,舉行了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智能鑄造)專業委員會聘任儀式,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智能鑄造)于2024年3月正式獲批成立,圍繞綠色鑄造、智能鑄造、鑄造3D打印等重點領域,已研究制定標準100余項。此次聘任儀式的舉行,為基地注入了新的人才力量,將進一步推動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的開展。
△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鑄造行業分盟理事長、副理事長單位授牌儀式
為進一步整合鑄造行業資源,推動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的落地應用,活動現場舉行了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鑄造行業分盟理事長、副理事長單位授牌儀式。共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凡當選為理事長,29家單位被授予副理事長單位稱號。這一舉措將有助于加強行業協作,提升鑄造行業智能制造水平。
此外,本次開放日活動見證了多項重要簽約儀式,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AI+鑄造/零部件創新聯合體簽約儀式上,共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凡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寧夏有限公司、寧夏大學、杭州海康威視等10家單位代表共同簽署合作協議。該聯合體將以AI技術為核心,聚焦鑄造及零部件領域關鍵共性問題,開展研發及產業化推廣,打造長期務實可持續的合作模式。
此外,還舉行了生態合作簽約儀式,國家智能制造產業創新中心、中國移動、寧夏工業科技分公司等多家單位簽署合作協議,進一步拓展生態合作網絡,共同推動智能制造技術在鑄造行業的深度應用。
案例分享:智能制造在鑄造行業的實踐探索
查云偉:云南太標數字化智能改造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云南太標精工鑄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查云偉在活動中分享了太標精工鑄造數字化智能改造的成功案例。他介紹,太標精工在共享集團的規劃與實施下,構建了智能制造系統架構,整合了ERP系統、MES系統、工藝管理系統等多個信息化系統,實現了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到銷售服務的全流程數字化管理。
通過引入共享集團的3D打印技術,太標精工建成了3456平方米的3D打印車間,聚焦高端復雜鑄件快速制造,配備8臺KOCEL AJS 2500A型3D打印設備及全自動后處理設備,產能達到年產7500噸,成為區域智能制造標桿。這一改造不僅大幅縮短了產品開發周期,從傳統工藝的20天縮短至10天左右,還顯著提升了產品精度,從傳統工藝的±0.5-1mm提升至±0.3mm,為企業在復雜鑄件快速制造領域贏得了競爭優勢。
底占源:洛陽一拖數字化轉型引領傳統企業煥發新活力
一拖(洛陽)鑄鍛有限公司副總會計師底占源分享了洛陽一拖的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他表示,公司具備年產鑄件11.5萬噸、鍛件3萬噸、機加工30萬件的生產能力,但面對市場下行壓力和內部管理挑戰,公司曾一度陷入虧損。洛陽一拖于2022年引進數字鑄鍛信息化技術,實現了從管理靠經驗、核算靠手工到數字化管理的轉變,初步嘗到了數字化轉型的甜頭。
在此基礎上,洛陽一拖進一步推進數字化建設,于2024年引進鑄造全流程運營管控系統(FOM),在車間試點建設智能生產管控、工藝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八大板塊,實現了生產過程的透明化管控和數據驅動的決策支持。通過數字化轉型,洛陽一拖的排產效率提高了50%,工藝編制效率提升了20%,產品質量追溯時間從小時級縮短至分鐘級,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周志軍:粘結劑噴射3D打印設備推動產業升級
共享智能裝備(安徽)副總經理周志軍在演講中,詳細介紹了共享智能裝備開發的粘結劑噴射3D打印設備、智能鑄造生產線方案及其在鑄造行業的應用。他表示,共享集團經過10年的技術研發與創新,在3D打印設備的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顯著突破,目前累計銷售3D打印設備超300臺,遠銷日本、歐洲等國家。
目前,共享智能裝備的砂型3D打印設備打印效率從最初的幾十升/小時提升至最高1500升/小時,提升了10倍以上;單位成本從每噸2萬多元降低至不到0.5萬元,下降到原來的1/5。周志軍還介紹了粘結劑噴射陶瓷3D打印設備、粘結劑噴射金屬3D打印設備。周志軍表示,共享擁有集材料、設備、鑄造、智能數字化工廠等為一體的產業鏈護城河,可以利用人才、技術給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陳思明:砂型3D打印驅動的鑄造工藝變革
共享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鑄鐵事業部副總經理陳思明分享了共享裝備“全面3D+轉型”成效,過去十年,公司人數下降49.3%,人均收入增長177%,砂芯成本下降67%,生產周期下降57%。
陳思明表示,砂型3D打印技術為鑄造業帶來技術變革,通過3D打印技術,鑄件實現了集成化設計、輕量化設計,縮短生產流程,質量大幅提升。他列舉了多個3D+鑄造工藝的代表性案例,3D+鑄造工藝不是替代傳統工藝,而是開辟鑄造新維度。
乃曉文:人工智能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提效增值
國家智能鑄造產業創新中心首席專家乃曉文圍繞“人工智能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提效增值”主題展開分享。他指出,數字化轉型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必然選擇,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將進一步推動數字化轉型的深化。
乃曉文介紹,共享集團通過梳理上百項人工智能應用清單,在工藝設計、生產計劃、質量管控、安全生產等多個領域開展AI應用探索。例如,在工藝設計中,通過AI技術自動識別產品關鍵特性,實現工藝要求的自動生成;在生產計劃中,利用AI算法優化排產,提高計劃的合理性和可執行性;在質量管控中,建立AI分析模型,預測質量影響因素,實現質量的精準控制。
田學智:3D打印鑄造打造全材質全尺寸兼容的智能工廠
國家智能鑄造產業創新中心副總經理田學智在演講中,提出了“3D打印鑄造:全材質覆蓋×全尺寸兼容的智能工廠新引擎”的理念。他介紹,共享集團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了3D打印鑄造在全材質覆蓋和全尺寸兼容方面的突破。
從中小件到超大件,從鑄鋼件到輕合金件,共享集團的3D打印鑄造技術都能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例如,針對中小件,構建了年產1萬噸的智能生產線,實現了從3D打印到清理打磨的全流程自動化;針對超大件,如50噸以上的鑄件,采用3D打印加埋箱工藝,配備大型打印設備和物流系統,滿足了不同尺寸鑄件的生產需求。并給出了中小件鑄造3D打印智能工廠、輕合金鑄造3D打印智能工廠、中大件鑄造3D打印智能工廠、超大件鑄造3D打印智能工廠四種投資預算、成本核算、人員配置等方案。
田學智表示,這種全材質全尺寸兼容的3D打印鑄造技術,將成為智能工廠的新引擎,推動鑄造行業向智能化、柔性化方向發展。
共享集團3D+鑄造智能工廠參觀
百聞不如一見,共享集團開放日活動,帶領數百位參會嘉賓參觀了全球首座“3D+大型鑄鐵件企業”(整體轉型)、全球首座“3D+重型鑄鋼件企業”(整體轉型)、國家智能鑄造產業創新中心以及裝備制造示范工廠。讓嘉賓身臨其境,感受共享集團3D+鑄造智能工廠的整體轉型的成果。
擁抱智能時代 共創鑄造行業新未來
共享集團智能制造開放日活動的成功舉辦,為鑄造行業搭建了一個交流合作、共享創新的平臺。從行業政策解讀到技術趨勢分析,從案例分享到簽約合作,活動內容豐富多樣,涵蓋了智能制造在鑄造行業的各個層面。
在AI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鑄造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共享集團通過此次開放日活動,展示了其在智能制造領域的領先技術和創新成果,也向行業傳遞了攜手共進、共創未來的堅定信念。
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圓滿收官和“十四五”規劃的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將成為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我們相信,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在行業企業的共同努力下,鑄造行業必將在智能化轉型的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讓我們攜手擁抱智能時代,共同繪制鑄造行業智能制造的宏偉藍圖!
南極熊近期熱文: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