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注我們,發(fā)現(xiàn)更多城市之美
一座城市的年輪,
不僅鐫刻在宏大的歷史敘事中,
也隱藏在市井街巷的老舊時光里。
在辛集,漫步于舊集市,
仿佛能從現(xiàn)代城市的喧囂中,
打撈起那些慢放的老歲月。
辛集因皮貨云集,商賈熙攘,與山東周村齊名,素有“山東一村,河北一集”之稱。1985年,河北一集市場建成,三條東西街、九條南北街,作為全國早期建設(shè)的商貿(mào)市場之一,它曾是改革開放與經(jīng)濟轉(zhuǎn)型的縮影,編織起老一代辛集人的淘貨記憶。
河北一集的標志性建筑,莫過于那座建有鐘樓的正門。午后的陽光灑在泛舊的表盤上,反射出溫潤厚重的色澤,金色的題字“河北一集市場”遒勁有力,此為原全國工商聯(lián)主席、政協(xié)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胡子昂題寫。
旭門和霞門分列東西兩側(cè),門上的字匾均為漢白玉燙金雕刻而成,朱紅色的門樓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鮮艷濃郁。不時有單車駛過,仿佛慢慢拉開了老故事的帷幕。
走進河北一集,總令人回想起童年。
或許是門外的炒奶果小攤,或許是販賣著五顏六色游泳圈的體育用品店,又或許是一排排酥糖和糕點,不知不覺中就讓人想起小時候牽著奶奶的手,在人潮喧嚷的集市中掃貨的回憶。
也許,這也是許多辛集人共有的回憶。
而河北一集的繁盛景象,永遠留在了人們記憶中。
如今,隨著商業(yè)中心的轉(zhuǎn)移和現(xiàn)代化商圈的崛起,
來河北一集購物的人已經(jīng)不多了,
從前百來家的店鋪也有許多已經(jīng)搬離,
現(xiàn)今只剩下主干道與兩側(cè)的攤鋪還留守在此。
盡管如此,
河北一集仍舊藏著許多辛集的市井記憶,
它默默注視著歲月的更迭與人群的往來,
亦見證著一座城市的生長。
在河北一集,還能品嘗到老式風味的炒奶果。這是一種用牛奶與水果制作的冰淇淋,門外推車賣炒奶果的老板已經(jīng)在此營業(yè)了二十年。只見他從冰柜中拿出牛奶與果醬,倒在冰盤上炒制,撒上葡萄干和堅果粒,一份童年的炒冰就做好了,酸甜冰爽,在炎炎夏日十分解暑。
門后兩側(cè)售賣著五花八門的零食和糕點,有辛集人喜愛的酥糖,也有臨近中秋的月餅。與現(xiàn)代商場和百貨零食店相比,河北一集里的攤位沒有精致的門面,沒有喧嚷的營銷,留下的是質(zhì)樸實在的商貨與滿滿的人情味。
“叮鈴鈴……”一輛單車穿梭過攤鋪,停在轉(zhuǎn)角處,一位媽媽帶著剛放學的女兒前來買文具,一邊和老板嘮嗑,一邊細心挑選。陽光透過篷布,將街道照得更加老舊。再往里走,便到了河北一集橫平豎直的兩條主干道。
與逐漸演化成五金零件一條街的商場街不同,河北一集里的攤位主要為生活百貨。衣服、布料、帽子、鞋子、農(nóng)具、塑料制品、婚慶用品……種類與款式都還留有二十年前的風格,像一片被時光遺忘的野生市集。
印著大紅大綠吉祥圖案的被套,實用的老式蒲扇,各式編織紋案的涼席,從塑料到藤編的凳椅,一排排迷彩裝與老布鞋,仿佛共同演奏著老市集的懷舊交響曲。
夕陽西下,河北一集門樓上的鐘表被籠罩上一層金黃的光,仿佛淡淡映照著逝去的光陰舊事。市場的對面,是建設(shè)街上的老公園——金鹿公園。在老辛集人的記憶里,門樓的時鐘從前還會音樂報時,每逢整時,樂曲響起,悠揚悅耳,響徹整個城區(qū)。在河北一集淘完貨,再到金鹿公園和家人散步,是溫馨又樸實的日常。
如今,門樓的時鐘已不再轉(zhuǎn)動,建設(shè)街上的人也不及繁華商圈和夜市的多了,但仍然有許多店鋪靜靜留守在此,不舍搬離。目前,辛集市委、市政府計劃對河北一集進行“重裝”,還原上世紀80年代的舊貌,打造成網(wǎng)紅地。河北一集,連接著辛集的過去和現(xiàn)在,見證了辛集商貿(mào)與城市發(fā)展的變遷,也承載著一代代老辛集人記憶里的老時光。
湖南非遺 | 興寧刺繡,扎根鄉(xiāng)土的刺繡
非遺故事 | 陳琳與她的花鼓戲
出門!向山海走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