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家顛覆了傳統(tǒng)的哺乳動物“生殖鐵律”,首次用兩只雄鼠的精子,繁育了一個雄性后代,該小鼠順利長大,和其他雌性小鼠正常繁育后代,成為父母。
后代的基因,完全來自2個雄性,還是可育的,能將遺傳物質(zhì)傳下去,這是多少同性的伴侶夢寐以求的。
這意味著,利用這項技術(shù),有朝一日,他們就能組建有著血緣關(guān)系、能像普通家庭一樣傳承的家族。
因此,外媒也將這項技術(shù)突破,描述為“是在為男性的同性家庭生育孩子鋪平道路”。
沒有母親,只有2個父親的小鼠
一般來說,我們的后代是一個精子和一個卵子相結(jié)合產(chǎn)生的。
人體是二倍體,46條染色體,精子和卵子則是單倍體,均為23條染色體。精子提供X染色體或者Y染色體(決定性別的染色體),卵子則提供X染色體。若XX結(jié)合,就是女孩,若是XY配對,那就是男孩。
如果伴侶是同性,想要一個自己的孩子也不難。
以男性同性的伴侶為例,只要同伴中的一方提供精子,然后從其他合法途徑獲得一個卵子(第三人),將兩者結(jié)合后形成胚胎,再植入其他母體子宮內(nèi)孕育,最后分娩誕生。
但這個孩子,和同性父母中的另一方,是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基因沒有參與)。
XY和XX結(jié)合的異性繁殖,可以說是哺乳動物中繁殖的“生殖鐵律”,但這一次,研究人員突破了傳統(tǒng)。
他們先提取了兩個精子(分別來自2只雄性老鼠),然后巧妙植入一個已經(jīng)去除細胞核的小鼠卵細胞中,發(fā)育成胚胎后移植到其他雌性小鼠子宮中,最后產(chǎn)下雄性后代。
這個研究最厲害的地方是,研究人員解決了同性的同源染色體配對難題。
遺傳物質(zhì)中有一種非常特殊的基因叫印記基因,當異性繁殖時,來自父本和母本的同源染色體,會很順暢地結(jié)合在一起,發(fā)育成胚胎。
但如果兩組染色體來自同性(2個父親或者2個母親),那么在結(jié)合的時候,這些基因的復制和表達是會出錯的,結(jié)果就是要么基因無法配對成功,要么配對了也無法正常發(fā)育。
為了避免這些問題,研究人員對其中一只小鼠精子的基因進行“編輯”,總共修改了七個印跡基因,才讓2個精子基因順利結(jié)合,只有2個父親的小鼠才會誕生。
這只小鼠后來還和其他雌性孕育了后代,也再次說明,研究人員對印記基因的改造是非常成功的。
事實上,這不是首次用兩只雄鼠繁育后代,2023年,日本科學家也成功過,但他們的方法和我們的不一樣。
我們用兩個精子來繁育后代,而他們的方法本質(zhì)還是異性繁殖,其中包括一個“雄變雌”的過程。
大概流程是:提取雄性小鼠皮膚干細胞(XY)→找出其中先天缺失Y染色體的干細胞(只有X染色體)→想辦法將其復制為含有XX基因的細胞(二倍體)→將其改造成卵子(單倍體)→再和另一個精子結(jié)合成受精卵→發(fā)育成胚胎移植至其他母體,孕育后誕生。
最后
聽起來這項研究非常有前景,能讓很多男同家庭實現(xiàn)“生娃”愿望。
但科學家們還是發(fā)出了警告,認為這個研究很不道德,不應(yīng)該在人體上實驗。
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成功率太低,代價太大。
據(jù)報道,這次研究中移植到雌性小鼠體內(nèi),總共有259個小鼠胚胎,但只存活了2只,成功率0.77%。
這還不包括其他損耗,整個過程都繞不開其他雌性老鼠的幫忙,需要大量卵細胞(盛放精子遺傳物質(zhì)的容器)和雌鼠子宮才能完成。
因此,很多科學家認為這項研究就是一個潘多拉盒子,將其應(yīng)用于人類是不可想象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