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2025年6月23日,就在全球緊盯中東火藥味未散的時刻,歐盟突然調轉槍口對中國“宣戰”。歐盟工業專員斯特凡·塞喬娜在柏林喊話:“我們要囤積稀土,防著中國卡脖子!為了捍衛權利,歐洲最終必須使用與其競爭對手相同的武器”。
而歐盟外交高官卡婭·卡拉斯更是把中俄干涉、貿易脅迫等帽子全向中國扣過來。
雖然這些狠話聽著好像夠硬氣,但現實卻是歐盟手里那所謂的武器,不過只是塑料玩具,想要一邊搭中國經濟順風車,一邊學美國揮大棒,向中國下戰書,歐盟也要看看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
雖然塞喬娜嚷著要搞“聯合稀土儲備”,可現實數據直接打臉,據歐洲地質局2025年報告,歐盟90%稀土靠中國進口,自家的儲量只占到全球的0.7%,只有130萬噸,可以說是極低,還不夠造10萬臺風電機組。
而且這還不是可以開采的量,歐洲目前最大稀土企業法國Solvay集團,稀土分離純度不足99%,但相較于中國大于99.999%的標準,成本卻高出了8倍,所以歐盟現在可以開采的稀土量只有不到2萬噸,甚至可以直接忽略不計。
對此6月24日,德國一企業總裁巴斯夫對《商報》吐槽到:“讓我們學中國搞稀土儲備?先問問中國企業賣不賣設備!”要知道中國去年出口稀土磁體生產線占全球78%,歐盟機器壞了都得找中國技師修。
所以一些車企大佬直接把塞喬娜這些人的話當屁放了,寶馬剛在沈陽投了100億建電動工廠,大眾也在狂掃中國電池訂單,據悉,2025年1-5月中歐電車貿易額漲了40%。
看看人家看的多透徹,但這些歐盟高層卻還是選擇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想要做反華急先鋒,好抱美國大腿。
6月12日,馮德萊恩特使密會美方,提出了限制中國電動汽車配額及協同審查中國芯片技術出口的條款,想要以此換取美國取消對歐盟鋼鋁25%關稅。
但很快就被打臉了,6月20號,美國轉手就對歐盟鋼鋁加征25%關稅。對此,法國總統馬克龍都忍不住怒斥歐委會:可悲的附庸外交!馮德萊恩也因此被底層工人嘲諷的稱為賣國賊。
更搞笑的是,卡拉斯抹黑中國“支持俄烏沖突”,可歐盟自己從哈薩克斯坦轉手買的中國防彈插板,正源源不斷運往烏克蘭前線。這波操作是把別人都當瞎子嘛!
雖然歐盟向中國下戰書說自有己強悍武器,但算來算去,歐盟反制中國的也只有三板斧:提高關稅、限制投資、卡簽證,可這些對中國來說都不是個事。
畢竟中國對歐盟出口只占GDP的3%,歐盟對中國出口卻養活了1200萬就業。德國機械工業協會算過賬:若歐盟真打貿易戰,提高中國關稅、限制中國投資。
首先德國工廠就要裁掉38萬人,法國葡萄酒莊也要倒一半,而中國消費者卻可以轉向智利的紅酒和澳洲牛肉,可以選擇的不要太多。
歐盟到是想用稀土反殺,可中國早在2024年就把低端稀土加工移到了馬來西亞,高端磁體技術鎖進保險箱。歐委會內部文件自己都承認:“儲備計劃只是心理安慰”。
更別說卡簽證了,中國旅游大軍消費能力可不是蓋的,去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都不會放棄這個大好的,拉動GDP的機會。
所以對中國撂狠話,想要貿易戰,怎么看,歐盟都有點不知好歹。要知道2025年我國稀土出口配額里,歐洲企業可是拿滿額度,美國企業卻顆粒無收。
歐盟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寧愿得罪中國,也要送人頭給美國薅羊毛,但換來的卻是:美聯儲加息引爆歐元暴跌,希臘國債利率飆破8%;北溪管道炸了三年,歐盟多花2萬億買美國高價氣。再等到哪天中國真把歐盟當對手了,歐盟哭都沒地方哭。
參考資料: 路透社:歐盟工業領袖呼吁聯合開發稀土儲備,以對抗中國 南華早報:歐盟最高外交官將中國列為烏克蘭沖突的“關鍵推動者” 歐盟委員會聯合研究中心:2025年歐盟關鍵原材料供應鏈風險評估 《自然·材料》:稀土永磁體的回收前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