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知遠
也許,我們都欠河南一句道歉。
曾經,人家說“河南什么樣,中國就是什么樣“,我們深以為恥。
今天,我們反以為榮。
不管是奶茶平價鼻祖蜜雪冰城、中國良心企業的標桿胖東來,還是被B站百萬粉求它“多罵點”、敢為蒼生撞南墻的“大象新聞”,背后全站著河南人。
有人說河南太土,結果發現,這份“土”,是從不畫大餅的真心。
別人用二三十一杯高端奶茶定義市場,開封農村出來的窮小子張紅超,20多年的時間,檸檬水也只從3塊漲到4塊。
別人在疫情期間把大白菜賣到幾十上百一顆,許昌的實在人于東來卻宣布,一律按進貨價九毛九賣。
所以說土歸土,但土不代表就是俗氣,洋氣,也不代表就是高級。
但直到現在,互聯網上還會有黑河南的段子流傳,“十個河南九個騙、總部設在駐馬店”。打開瀏覽器搜“河南人”,后面也一定會緊跟著“偷井蓋”。
當年,南方某市甚至赫然在街道上懸掛帶著地域歧視的橫幅——“堅決打擊河南籍敲詐勒索團伙”和“凡舉報河南籍團伙敲詐勒索犯罪、破獲案件的,獎勵500元”。
河南人,一下變成了“敲詐勒索”的代名詞。
老實的中原人,顧不得傷心,只是擦把汗,把鋤頭掄得更圓。用全國1/16的耕地,扛起1/10的糧倉,默默地養起上億人。
這種面對詆毀不回擊,只默默做事的淳樸,不過是河南老鄉一貫以來的原則。
就像前幾年,媒體用標題黨,把犯罪分子名字直接用“河南人”代替,《西單大悅城河南人瘋狂砍殺無辜百姓,大過年的要瘋!》,殊不知,傷人者是河南人,救人的保安,同樣是河南人。
據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文化傳播學院的副教授崔書隱的研究,從2003年12月到2004年11月,一份南方有名的報紙,一年對河南報道76條,其中負面信息居然高達54篇,占比71%。
這種情況到2015年都沒有得到改善,黑龍江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一篇碩士論文的統計,該報紙在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時,負面新聞依舊高達76.7%。
如今,河南人自己的大象新聞,鏡頭對準的卻不是某個特定的區域,而是緬北詐騙、非法代孕,為蒼生說話。
在B站一份漲粉周排行榜上,河南廣電APP的官方賬號@大象新聞漲粉率達到118.75%,位居第一,成為網友心中的“好媒體”。
就像河南臺曾精心策劃的一檔檔創新節目《梨園春》《武林風》《華豫之門》《漢字英雄》……被其他電視臺“借”走,河南人也不爭不搶,繼續悶頭做事。
從《唐宮夜宴》《元宵奇妙夜》,到《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憋了多年的冷板凳,終于一舞傾城,500萬的預算,打造出了5000萬的效果,再度成為同行抄作業的對象。
這樣的河南,就像一類學生,家境貧寒,卻不甘人后。
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終于成為人中龍鳳后,又被一些家境好、眼紅的人搶走功勞。
但這,并不能阻止他繼續往前,因為別人有背景,而他,只能自己扛。
所以河南到底什么樣?
他可能依舊有不少缺點,但是他同樣有杜甫沉郁的家國情懷,有白居易豁達樂天的民間智慧、岳飛“精忠報國”的滿腔熱血。
更有今天四塊錢的奶茶、九毛九的白菜、三分利做百年生意的真誠,有面對滔天誤解,依然默默扛起糧倉、挺起文化創新的脊梁,有遭遇冷眼詆毀,依然守住本心、為蒼生執言的執拗。
在小說《平凡的世界》中,路遙把河南人稱為“中國的吉普賽人”,說到底,他們只是為了生活,在全國各地奔波的蕓蕓眾生,只是在這過程中,多了份質樸。
所以,讓我們重新認識下河南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