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癥與長期的不良后果、癥狀慢性化以及治療反應不佳密切相關。迫切需要識別青少年抑郁癥的表觀遺傳標志物,以改進早期預防和干預策略。
研究者開展了一項研究,分析了抑郁癥青少年以及精神健康的對照組青少年(共62人)的干血斑(DBS)樣本中的miRNA譜,miRNA是青少年神經發育過程的表觀遺傳調節因子。使用專門針對miRNA識別的小RNA測序方案對這些樣本進行了處理和分析。
核心結果
1、特異性miRNA表達譜。
與健康對照組相比,抑郁癥青少年存在獨特的9種miRNA表達異常上調。這些miRNA包括:miR-3613-5p, mir-30c-2, mir-107, miR-205-5p, miR-942-5p, miR-203a-3p, miR-3143, mir-16-2, 和 miR-32-5p。這表明抑郁癥狀態下存在活躍的調節過程。
2、與抑郁嚴重度及特異性的關聯。
在采集血樣后的后續隨訪中發現,其中三種miRNA(miR-3613-5p, mir-30c-2, miR-942-5p)的表達水平與未來抑郁癥狀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但與焦慮癥狀無關。這提示,它們可能更特異性地關聯于抑郁癥本身的核心病理過程,而非一般的情緒困擾。
3、與腦部結構的關聯。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miR-32-5p的表達水平與海馬體體積呈顯著負相關。海馬體是已知與抑郁癥病理密切相關的腦區,這一發現強烈提示miR-32-5p可能參與了青少年期的神經發育改變。
4、潛在靶基因與功能。
通過生物信息學分析預測,這9種異常表達的miRNA共同調控著127個基因靶點。這些靶基因富集在神經發育、認知功能以及情緒障礙相關的通路中。例如,預測靶基因包括:
EPHA7:參與神經元成熟,與神經發育缺陷相關。
ERBB4:編碼神經調節蛋白受體,在成人抑郁癥病理中起直接作用(也是miR-205-5p的靶點)。
BCL11B(miR-32-5p的預測靶點):是發育過程中的關鍵轉錄因子,參與軸突導向和神經元分化(動物研究顯示miR-32-5p通過影響海馬和前額葉皮層的星形膠質細胞及谷氨酸信號調節抑郁樣行為)。
5、外周miRNA作為腦部狀態的反映。
所有這9種DE miRNA在腦組織(尤其是海馬體和黑質)數據集中均有表達。結合它們靶基因的功能(涉及軸突發育、樹突棘生長、前腦發育等),支持了這樣一個觀點:青少年期的外周血miRNA不僅可以作為精神疾病風險的生物標志物,還可能參與介導風險,反映或影響大腦中正在進行的成熟過程的失調。
6、干血斑(DBS)樣本的實用性。
比較分析顯示,DBS樣本中的miRNA表達譜與血清、血漿樣本存在顯著重疊。這表明DBS作為一種采集和儲存更簡便的方法,是研究循環miRNA(無論在健康還是疾病狀態下)的可靠替代選擇。結合DBS還可用于基因分型、蛋白質組學和甲基化組學分析,這為未來多組學生物標志物研究提供了便利。
結論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青少年抑郁癥患者外周血中一組特異性上調的miRNA。其中部分miRNA(miR-3613-5p, mir-30c-2, miR-942-5p)與未來抑郁癥狀嚴重度相關,而miR-32-5p則與關鍵腦區(海馬)結構改變相關聯。
這些miRNA及其預測靶基因指向了神經發育和認知功能通路在青少年抑郁癥中的重要作用,為開發基于miRNA的、反映神經發育異常和終生精神病理風險的青少年抑郁癥早期識別工具奠定了基礎。
利用DBS樣本的便捷性,未來研究可以整合多組學數據,更深入地探索青少年抑郁癥的生物學機制并尋找更有效的生物標志物。
參考文獻
Morgunova A, et al. Peripheral MicroRNA Signatures in Adolescent Depression. Biol Psychiatry Glob Open Sci. 2025 Apr 14;5(4):100505. doi: 10.1016/j.bpsgos.2025.100505.
大話精神編譯,轉載請聯系編輯部。
投稿請聯系:dahuajingshen@126.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