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封“拉黑函”引起了很多酒店同行的討論。某酒店因為忍無可忍“拉黑”了客人,甚至出具了拉黑函。
酒店開門做生意是為了賺錢,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及體驗沒什么不合理的。但遇到這樣的客人,勞心勞力不說,最后甚至還要倒貼。更夸張的是,這已經不是某家酒店的個例,而是很多酒店的艱難縮影。
很多酒店都在被迫“按鬧分配”? ■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服務業被迫內卷,開啟了一種“跪舔服務”,不管是不是服務方的問題,都要為了不被差評低三下四的道歉,打電話,求刪除,就像拼xx的退款不退貨一樣。酒店界也出了不少新鮮事兒,低素質客人的很多無理要求和騷操作,不斷刷新著人們的認知下限。
當然,大多數客人都是素質非常高的,酒店員工也非常樂意為客人提供美好愉悅的旅宿體驗,畢竟對于工資排行最低的酒店人來說,工作中流淌著的善意和溫情是很多酒店人的精神支撐。
但也有一類無底線的客人,發現住酒店只要會“鬧”,就能得到一些“好處”,從此有了另一番局面。對酒店工作人員來說,遇到這樣的客人,從入住到退房甚至是離店后半個月,幾乎每一步都充滿了“驚險”——從入住前要免費早餐、禮遇、房間升級開始,到店后各種挑剔房間,要求酒店工作人員提供額外服務,甚至違反酒店規定鬧事等,最后好不容易送走了,可能反手就是一個差評、投訴,要求免房費,甚至在網絡上顛倒黑白抹黑酒店。
作為服務行業,遇到奇葩客人時,大多數酒店都秉承著“顧客是上帝”的服務宗旨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處理原則,一送再送、一忍再忍,最后卻名利雙虧。
所以,酒店應該“按鬧分配”嗎?
難纏客人背后的成本賬■
“按鬧分配”其實并非酒店的本意,但之所以大部分酒店最后都選擇了“妥協”,也是出于背后的經濟考慮。
住客對酒店的居住體驗評價,尤其是服務評價,是一件非常主觀的事情。即使是同樣的服務流程體現在不同住客身上,可能也會有不同的體驗感受。而那一小撮客人之所以能夠“鬧”成功,多半都是捏住了酒店的軟肋——差評和投訴。
以酒店差評為例,一個差評可能就會直接拉低酒店在OTA平臺上的整體評分,甚至需要50個以上的好評去挽回。同時,酒店的推薦曝光和流量也都會相應減少,從而間接“干預”客人對酒店的選擇。以每日100單、每單均價500元的酒店為例,若因差評每日減少兩單,年損失就高達30萬左右,若考慮到品牌形象的長期損害,間接損失更可能攀升至50萬乃至更高。
雖然現在酒店也可以在OTA平臺上采取拉黑、永久拒絕客人入住等操作,但在評價機制上還是有很多bug,這給很多酒店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郵件投訴到總部,也是國際酒店品牌酒店和連鎖酒店的“大麻煩”。無論酒店是否占理,事件過程如何,被客人投訴到總部,總歸也會給酒店帶來或大或小的麻煩,小到員工培訓不當或缺失,大至門店整改,甚至需要面臨輿論壓力,酒店都是弱勢方。
同時,這類客人還會給酒店帶來更多、更大的隱性成本。對于普通住客來說,酒店提供超額服務是樹立口碑和增加復購的重要舉措,但對惡意羊毛黨而言,酒店一再降低底線,不斷地送送送,豁口子開先例,只能助長他們撒潑打滾的習慣,甚至吸引更多低素質住客跟風模仿。
酒店的資源和能量也是有限的,一個“壞”客,也在極大程度上浪費酒店資源。包括房間和物品成本,下至基層員工上至酒店高層的時間、精力、心力等等,甚至這類住客也在潛在影響和占用著酒店對其它客人的服務空間——比如,一直在處理客訴的員工是無暇顧及個性化服務的;一直被負面情緒包圍的員工也很難去自省“今天你對客人微笑了嗎?”。
“只篩選,不調教”
酒店應積極構筑“服務下限”■
服務很重要,但人與人之間起碼的平等與尊重,同樣重要。優質的服務永遠建立在彼此尊重與價值認同之上。
那些無底線的客戶,本質上其對產品的認知和期待,與其消費能力是失衡的。我們也很難期望這些客戶給酒店行業帶來更加美好的明天。用現在非常時髦的一句話來說,對于無底線的客人,酒店也需要“只篩選,不調教”,因為這樣的客戶,不信任,不忠誠,也不劃算。
在酒店服務鏈設計和監管機制都已經相對完善的今天,相信無論是酒店文化還是管理流程上,都不會主動讓員工做讓客戶不開心的事情。但客戶存心要找茬兒,總歸是躲不過的。即使避免了差評,也是以降低或犧牲了員工的人格和尊嚴標準得到的,這只會將好員工推離酒店業,讓酒店逐漸陷入「服務爛-沒人買-壓縮成本-服務更爛」的惡性循環中去。
所以對于優秀酒店和酒店集團而言,面對突發情況和無底線的客人,酒店應該有合理的流程制度兜底,讓酒店和管理層員工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員工,能對客人的無理要求說不,而不是為了追求利潤,一味讓員工當血包。
這種做法,必然會導致一些無底線的客戶的流失。但從長期發展來看,這正是一家酒店能持續正循環的關鍵。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酒店不服務、不能接受差評和投訴。恰恰相反,很多酒店是非常重視用戶反饋和服務優化的,對于住客合理的客訴和明確提出的需求,許多酒店都會努力解決問題和滿足。很多酒店甚至還主動推出“吐槽碼”收集住客的旅宿體驗,根據住客建議不斷提升和優化酒店服務。
行業里我們經常提起要“深耕”,但這個“深”的過程,是十分考驗酒店是否有“老農心態”的——勤懇勞作,吸取經驗,然后接受陰天、害蟲和有一部分壞種。
更重要的是,不要再為已經壞死的作物過度悲傷,好好侍弄那些茁壯的作物,留待收成和打種,明年才有盼頭。
你怎樣看待酒店的“按鬧分配”現象?
留言分享給我們吧
設為星標 不再錯過
微信公眾號的推送規則又變了,為了大家能夠及時看到酒店行業的新動態,還請將“酒店圈兒”設為星標,我們將持續為你帶來最有價值,最有趣的行業內容。
喜歡就點個“推薦??”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