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日月園和市場
鋼城區這座行人橋變成連心橋
鐵銅溝社區與棒材廠攜手架起連心橋
熱,是盛夏的體溫,同樣也是民心的溫度。近期,在里辛街道鐵銅溝社區,一座連接便民市場與日月園生活區的行人橋,完成了一次意義非凡的“蛻變”。在日月園黨員、棒材廠退休職工朱愛琳的積極奔走下,棒材廠與鐵銅溝社區緊密協作,棒材廠“工匠們”自發修繕,讓這座年久失修的橋梁再次“重獲新生”。
這座行人橋作為鐵銅溝社區居民采購物資、往來生活區的必經通道,隨著時間推移,橋面破損、護欄松動,嚴重影響居民出行安全與便利。“每次經過這座橋都提心吊膽,特別是老人和孩子,稍不注意就可能出事。”社區居民的擔憂,成為亟待解決的民生痛點。
朱愛琳作為一名老黨員,平日里大家都親切地稱呼她為熱心大姐。在得知消息后,主動擔當起協調解決問題的重任。她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棒材廠退休職工的工作經驗與資源,積極對接棒材廠,詳細說明行人橋的現狀與居民訴求。棒材廠高度重視,迅速與鐵銅溝社區展開溝通,三方共同商議修繕方案。在這一過程中,沒有矛盾的激化與推諉,而是多方聯動、共商共議。
達成共識后,棒材廠的工人們紛紛響應號召,自發組成修繕隊伍。他們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憑借專業技能,精心挑選焊接材料與鋼管,對橋梁進行全面勘察與修復。從破損部位的精準定位,到每一處焊接點的細致處理,工人們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克服時間和技術上的困難,讓這座破舊的橋梁短時間內“重獲新生”,切實保障了居民“平安不出事”。
此次行人橋的修繕,不僅是基層治理中“服務不缺位”的深刻詮釋,更是“楓橋經驗”中“矛盾不上交”的生動體現。朱愛琳作為黨員,主動傾聽群眾聲音、解決群眾難題;棒材廠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為社區建設貢獻力量;鐵銅溝社區積極協調各方資源,形成合力。三方攜手,將群眾的“急難愁盼”轉化為實際行動,用一座便民橋架起了黨群、企民之間的連心橋。
“小建設”不僅鋪順了民路,同樣也暖了民心。未來,里辛街道將繼續以“楓橋經驗”為指引,堅持黨建引領,發動更多黨員、群眾和企業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及時發現并解決居民身邊的問題,不斷提升社區治理效能,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
小提示
在鋼城,一個公眾號就是零距離
點擊下方名片 關注 “鋼城區零距離” 公眾號
回復【機場】了解 鋼城到濟南機場公交線路!
交一個工作生活的幫手,開一扇了解鋼城的窗口,多一條愛上鋼城的理由,關注 “鋼城區零距離”,33 萬鋼城人都愛看。?
還可以在抖音和小紅書搜索“鋼城零距離”關注我們哦~
鋼城資訊
編輯:亓英豪
來源:里辛街道
↑長按識別添加編輯,加入鋼城拉呱群
廣告位出租 商務合作可聯系我們
點心心
說兩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