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是20世紀功能主義設計的代表人物,他摒棄“形式追隨功能”的教條,認為功能性本身即是一種美學。作為德國博朗(Braun)公司的核心設計師,他在1950至1960年代將工業設計從冰冷的機械美學轉向“服務于人”的日常美學。其理念深受包豪斯(Bauhaus)與烏爾姆設計學院(HfG Ulm)影響,主張設計應隱匿于生活,而非喧賓奪主。
拉姆斯提出“好設計的十大原則”,強調簡潔、實用與環境友好。這些原則并非理論預設,而是源于他二十年的設計實踐。他批判消費主義浪潮,認為未來設計應聚焦“少而精”,并轉向更宏觀的社會命題——城市規劃與行為模式的重構。
在藝術史脈絡中,拉姆斯架起了兩座橋梁:一是繼承彼得·貝倫斯(Peter Behrens)的工業美學傳統;二是將設計從生產端推向生活端,賦予日常物品“安靜的革命性”。他提醒人們:真正重要的設計往往隱于無形,正如未來挑戰不在于創造新奇,而在于改善那些“不起眼卻不可或缺”的細節。
為了小伙伴們不錯過更多優秀設計案例和最新設計資訊
記得將我們設置為“星標”!
往期內容回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