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敘就是按照事物發生、發展過程的先后順序來進行的敘述。
這是一種最為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敘述方式。這樣進行敘述的作品層次、段落和事件發展的過程基本上是一致的。我國古典文學,特別古典小說大都采用這種順敘的方法,古典戲曲也如此,可以說這幾乎成為我國傳統性的方法,這是因為我國老百姓總是喜歡在敘述上有頭有尾,層次分明,人物身份、關系交代得清清楚楚,他們的來蹤去跡明明白白,故事情節的發展有條不紊,終圓其說。
如蒲松齡的《胭脂》,它主要寫了一個冤案的形成和昭雪的過程,是用順敘的方法寫成的。
胭脂送閨中密友王氏,見到鄂秋隼心有所動,王民假意說給她做媒,使胭脂相思成疾,王氏勸胭脂與鄂秋隼豳會被胭脂拒絕。王氏把此事告訴了姘夫崔某,崔某冒充鄂秋隼被拒,奪走了胭脂的繡鞋,但丟掉了繡鞋。企圖以捉奸威脅王氏的毛大拾到繡鞋,又竊聽了崔某敘述冒充鄂秋隼的經過。幾天后毛大拿著繡鞋到胭脂家,圖謀不軌,因門戶不熟被胭脂的父親發覺,毛大殺害了胭脂的父親,又遺繡鞋而逃。就這樣作者按照案件前后發生發展的次序敘述下來。
下面再敘述破案的經過:胭脂交代了繡鞋被脫去的經過,邑宰以刑逼供,鄂秋隼被誣告,冤案形成。郡府也同樣以刑逼供,鄂秋隼被判為死刑。濟南太守吳南岱重審此案,王氏供出崔某,鄂秋隼解脫,但崔某在嚴刑之下卻屈打成招,形成又一冤案。聞學使施公再審此案,案子才審清。后來施公又判令胭脂與鄂秋隼成婚,以團圓結束。這又是按初審、立案、復審、再審的次序一個一個敘述下來的。
順敘的好處在于材料易于組織,文字條理清楚。但也有其局限性,如果處理不當往往流于平鋪直敘,使人感到枯呆板。生活中的事件不一定開頭就很生動,從頭說起往往顯得平淡,或者事件過程很長,往往難以做到緊湊。這就要求我們運用順敘方法敘述時,要善于剪裁,分清主次予以適當的詳略處理。
另外,特別要注意在敘述過程中間以描寫、抒情、議論等,打破一敘到底的筆法。如果再輔之以生動有味的敘述語言則更好,正像黃宗羲在《南雷文定·論文管見》中所說:“敘事須有風韻,不可擔板。
未完待續……
本號是一個傳播優秀文學傳承傳統文化的平臺。閱讀是一件重要的小事,關注本號,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