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明朝太監和廠衛,大家恐怕第一時間想到的,恐怕都是魏忠賢、汪直、劉瑾等禍國殃民之流,然而在明朝歷史上,卻有這么一位太監,他雖然官至司禮監秉筆、掌印,且執掌東廠,但在歷史上名聲卻極好,甚至死后還有百官自發前往吊唁、送葬,他就是明朝萬歷年間的大太監——陳矩。
因家貧自幼被選入宮,見證戰爭立志經世濟民
陳矩,字萬化,乃明朝北直隸安肅縣人。因為家境貧寒,陳矩父母在其九歲那年,決定將其送入宮中找一條活路,陳矩因此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被選入宮,并被分派在司禮監秉筆太監高忠手下。
自明孝宗朱佑樘弘治末年以來,由于明朝和韃靼持續交惡,明朝中斷了與韃靼的互市。嘉靖十一年(1532年)以后,俺答汗連年派遣使者,前往明朝希望能夠恢復“通貢”,雖然俺答汗言辭恭順、態度誠懇,但明世宗朱厚熜不僅拒絕了要求,還斥責邊臣說“乃敢聽信求貢詭言,輒騁浮詞代為奏聞,殊為瀆罔”。
外交手段不行,俺答汗便決定以武力迫使明朝就范,時常派兵南侵。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俺答汗再度出兵劫掠宣府,并明確表示“以求貢不得,故屢搶。許貢,當約束部落不犯邊”,甚至威脅明朝,如果不答應“通貢”,將要出兵搶掠京畿一帶,結果仍被明世宗所拒。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汗率十余萬鐵騎南下,劫掠明朝京師一帶。當時,高忠不僅是秉筆太監,而且還奉命提督京師十二團營,兼掌御馬監印及提督勇士四衛營,對京師安全和防務都負有重要責任。
因此,當韃靼大軍威脅京師安全時,太監高忠也全副武裝參與京師防守。此戰,明朝主將仇鸞采取堅壁清野策略,任憑俺答汗劫掠京郊,俺答汗圍困京師三天,在飽掠之后揚長而去。
此戰明軍雖然打的算不上多么英勇,但跟在高忠身邊、年僅十二歲的陳矩卻大受震撼,頂盔摜甲、指揮士兵的高忠更是在他心中留下了極為英武的形象。自此,陳矩立志要經世濟民、治理國家,跟在高忠身邊更加用心學習,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像高忠一樣。
為人廉潔且能矯正時弊,因處置“妖書案”名聲大噪
從嘉靖后期到萬歷早期,陳矩在宮中做事的同時,也在細心留意劉忻軍國大事,更為難得的是,陳矩不僅地位、學識得以逐步提升,其更是養成了為人廉潔、謹慎從事的性格。當時宦官外出辦事,大多作威作福、敲詐地方,陳矩卻是廉潔安靜,從不擾官害民。
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陳矩以司禮監秉筆太監掌管東廠,與大家印象中的東廠太監不同,在見識了萬歷十年張居正去世后的風云變幻之后,陳矩不僅為人正直、有度量,而且能夠顧全大局,他謹守“祖宗法度,圣賢道理”八字真理,對于那些刑部、鎮撫司關押的犯官,也往往能夠出手保全。
此外,陳矩還能經常進諫,匡正明神宗的過失。例如明神宗的嫡長女榮昌公主因與駙馬吵架跑回皇宮,明神宗得知后非常惱怒,與陳矩商議要懲辦相關內外大臣,陳矩卻規勸明神宗不必為這種閨房小事大動干戈,最終只是讓駙馬楊元春到國子監學習禮儀,便輕易了結了這段風波。
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十一月甲子日,朝房和勛臣國戚在清晨皆收到了一份匿名的《續憂危議》,表示明神宗寵妃鄭貴妃與大學士朱賡、兵部尚書王世揚、三邊總督李汶、保定巡撫孫瑋、少卿張養志、錦衣都督王之楨等陰謀勾結更換太子。明神宗得知后大怒,敕令陳矩和錦衣衛大肆搜捕,捉拿制造妖書之人,這便是著名的“妖書案”。
一時間,偵緝的校尉遍布京城,弄得人心惶惶,大量官員遭受株連,更有企圖借機打擊異己,紛紛托陳矩幫忙陷害對手,但皆被陳矩拒絕。
不久,百戶蔣臣逮捕了順天生員皦生光,皦生光曾偽造富商包繼志的詩,其中有“鄭主乘黃屋”之語,企圖敲詐鄭貴妃兄弟和包繼志。皦生光到案后,雖然遭受嚴刑拷打,卻堅決不承認“妖書”之事。陳矩認為,其上次偽造詩句已經足夠判處死刑,且如果“妖書案”不能迅速結案,勢必牽連更多人,于是堅持將皦生光定為“妖書案”主謀,判處凌遲處死。
陳矩對于“妖書案”的處理,無疑是其識大體、顧大局的典型表現,不僅使得沈鯉、郭正域、周嘉慶和所有被株連之人全都轉危為安,也防止了事態進一步擴大,導致社會秩序遭到迫害。也正是因為此案,讓很多認識和不認識他的官員,都對其十分欽佩。
善于保全君德和維護大臣,死后百官自發吊唁送葬
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陳矩以掌東廠兼掌司禮監印,集糾政、監察大權于一身,即使在宦官權勢極大的明朝,這也是極為少有的。然而即使如此,陳矩依然沒有濫用權力,而是力圖糾正時弊缺失。
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云南發生民變,殺死了貪酷虐民的礦稅使楊榮,明神宗震怒,命人嚴查變亂情況,命令逮捕地方官員入京師受審。在首輔沈一貫請假的情況下,閣臣沈鯉找到陳矩商議,陳矩于是密奏明神宗,“大臣大多遵循法度,但手下人難免無知惹事。如果全部歸罪于地方官員,派緹騎前去逮捕,只怕路途遙遠,弄得人心惶惶,反而不妥”,最終平息了這場軒然大波。
同年,陳矩主持大審,御史曹學程因諫阻封日本酋關白之事被判處死刑,已經坐牢近十年,期間雖有不少大臣請求赦免,但都被皇帝駁回。這次,又有人請求陳矩釋放了他,陳矩雖然當面予以了拒絕,但事后卻又秘密向皇帝求情,陳述曹學程的冤枉,最終赦免了他的死刑。
陳矩不僅為人謙和,而且極善于保全君德和維護大臣,因此不僅深受明神宗重用,而且極受外廷大臣推崇。縱觀東廠設立兩百多年間,陳矩執掌的這段時期,乃是東廠抓捕人數最少,京師秩序最為平穩的一段時期。
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陳矩在內直房端坐去世,以立棺像僧人那樣,安葬于香山慈感庵旁生前購得的墓地。明神宗賜諭祭九壇,祠額題為“清忠”,并頒布了保護祠和墓的敕令,文武百官皆親臨吊唁,大學士朱賡、李廷機、葉向高等人更是親自在棺前祭奠,而為其送葬之人甚至堵塞了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