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半輩子攢錢買房,誰不想選個好樓層住得舒心?
可偏偏有些樓層表面看著不錯,入住后才發(fā)現(xiàn)全是坑:
- 馬桶半夜反水噴涌、設(shè)備噪音日夜不停、墻面發(fā)霉家具潮毀……這些問題不僅折磨人,將來轉(zhuǎn)手都難!
這一期就和大家分享5個千萬要避開的樓層,它們的問題真不是換個窗戶、做做防水就能解決的
01、反水層
很多人以為只有老房子才會返水,那可就錯了。新房2樓照樣可能淪為整棟樓的“污水回收站”。因為很多小區(qū)設(shè)計時就讓二樓承擔(dān)全樓的排水壓力,管道一堵,臟水第一個從你家馬桶、地漏噴涌而出。
有業(yè)主剛裝修完的新房,半夜被警報聲驚醒,沖到衛(wèi)生間一看,渾濁的糞水已淹過腳踝。物業(yè)緊急疏通也無濟于事,嶄新的地板、衛(wèi)浴全泡在污水里。
更糟的是,低樓層防反水改造往往需要一樓鄰居同意管道埋花園,十有八九會被拒絕。
2樓反水不是概率問題,而是時間問題。與其提心吊膽,不如直接避開。
02、設(shè)備層
設(shè)備層藏著整棟樓的“心臟”:水泵、電梯電機、空調(diào)主機全在這里。這些機器一旦運轉(zhuǎn)起來,你家地板都在震動。深夜躺床上,耳邊全是低沉的“嗡——”聲,像有臺拖拉機在頭頂永不熄火。
更扎心的是,機房散熱會讓室內(nèi)溫度比別的樓層高3-5℃,夏天空調(diào)費都要多掏一大截。
部分老舊設(shè)備還存在電磁輻射隱患,長期居住可能影響健康。
買房時一定問清設(shè)備層位置(通常在中間樓層或地下室),樓上樓下兩層都要繞道
03、腰線層
開發(fā)商為了樓棟美觀設(shè)計的裝飾腰線,對住戶卻是災(zāi)難。別人家明亮的落地窗,到你這兒變成一堵60公分高的水泥臺,采光直接少一半,視野像被鐵欄封住。
凸出的腰線平臺雨天變“積水池”,雨水滲透墻面留下黃斑;晴天變“垃圾場”,樓上煙頭、紙巾全丟在上面,清理時得半個身子探出窗外,看得人心驚膽戰(zhàn)。
花同樣的錢,憑什么要忍受這“半截子”房?
04、槽鋼層
槽鋼層是施工時搭腳手架的樓層(常見于3、7、10、17樓),墻面留了不少穿墻孔洞。防水稍不到位,雨水就會順著縫隙滲入,墻皮鼓包脫落不說,鋼筋生銹還會讓裂縫越來越大,修補都趕不上破壞的速度。
地震時這類樓層受力更集中,安全隱患也更高。
05、被遮擋的低樓層
1-3樓若被前排高樓或大樹緊挨著遮擋,全天見光時間可能不足2小時。
白天進屋就得開燈,被子永遠有股潮味,梅雨季墻面霉點密密麻麻像長了麻子。
靠近小區(qū)內(nèi)部道路的低層更痛苦:清早廣場舞神曲準(zhǔn)時“叫早”,晚上燒烤攤油煙直灌陽臺,剛洗的白襯衫掛出去半小時就沾滿油星子。
美家指南說:其實4樓和18樓也是好樓層!
可不要覺得這兩個樓層不吉利了。4樓,可以解讀成“四平八穩(wěn)”、“四世同堂”。而且音符發(fā)音里,“4”和“發(fā)”同音。
18樓,則有“要發(fā)”的意思!
而且,
4樓是中低樓層的“性價比之王”
- 爬樓梯不累,電梯壞了也不慌;
- 采光優(yōu)于底層,視野剛好越過樹冠看小區(qū)花園;
- 緊急情況逃生快,消防云梯輕松夠到。
18樓是高層中的“優(yōu)質(zhì)樓層”
- 完全遠離地面噪音和蚊蟲,開窗就是通透穿堂風(fēng);
- 視野無遮擋,采光無敵。
與其為虛無的“數(shù)字忌諱”放棄4樓、18樓,不如實實在在躲開反水層、設(shè)備層、腰線層、槽鋼層和暗室低層這些硬傷房。
這回你記住了嗎?以后如果再買房子,可要考慮清楚了!不管多差錢,有些樓層真的不能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