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選樓層時,大家是萬般糾結,盼著挑個好樓層,采光好、安靜、住起來舒適還安全。
可在房產市場中,3 樓、7 樓、13 樓、17 樓這幾個樓層最好是別買,很多人還不知道這里面有什么坑呢!
不是不吉利,而是問題多,買這些樓層的注定會后悔。
這期,就來聊聊這幾個樓層的問題,讓大家在買房時心里有個底。
有網友吐槽買的13樓,買房時沒留意墻面上修補過的窟窿,結果,住了兩年,墻面就滲水了,后來才知道自己買的是槽鋼層。
從一些房產平臺的數據中顯示,槽鋼層的滲水率是普通樓層的2.3倍!
更扎心的是,在二手房交易平臺,3、7、13、17層的很多業主的房子,都在掛牌脫手。
3、7、13、17層為何成了樓市“鬼見愁”
這幾個樓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們極有可能是槽鋼層。
蓋房子時,工人得搭腳手架和塔吊,這些架子就固定在槽鋼層的外墻上,所以這些樓層的外墻會留下不少槽鋼孔洞。
房子蓋好后,這些洞雖然會被填上,但是,承重墻被打了洞再補上,肯定不如沒動過的結實。
可以看下圖,槽鋼層的樓板上還能看到槽鋼穿過的印子,后期用混凝土填上了,可結構強度壓根沒法和沒動過的比。
施工時,這些樓層得承受腳手架、塔吊這些大家伙的疊加重壓,即便后期用混凝土填補孔洞了,但其結構強度永遠無法恢復到初始狀態,說不準就會留下安全隱患。
在買房時,銷售一個勁地說沒有槽鋼層,賣的都是“黃金樓層”,只怕他一轉身,就在內部群里調侃:“又忽悠掉一套槽鋼層”。
有這么多的好樓層可挑選,我們為何不避開?
槽鋼層會出現些什么問題?
①滲水
有媒體曝光有業主購買了槽鋼層的房子,僅四個月就出現漏水,排查發現11個槽鋼洞僅有1個填實了。
槽鋼拆除后會留下約200mm×400mm的長方形洞口,工人用混凝土回填時,外來填充物與原墻體會存在天然縫隙,熱脹冷縮后裂縫擴大,雨水將穿透墻體。
所以,要是你買了這些樓層,然后槽鋼孔洞沒修復好,漏水會非常嚴重。
下雨的時候,雨水順著這些孔洞進入屋內,以后別想有安心日子過,因為這種屬于外墻漏水,也沒辦法返修,只能在屋內堵漏水點,效果會非常差。
②不安全
槽鋼層這些孔洞,被打成了篩子一樣,要是遇上地震、臺風這類天災,應力會優先向這些“傷殘部位”集中。
在強烈的外力下,微裂紋在蔓延,很可能就會扛不住,變成整棟樓體的 “軟肋”。
這地方一垮塌,整棟樓的穩固性都受影響,就像珠子斷了線,說不準就會出啥危險。
③轉手難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槽鋼層房子的問題了,一聽是槽鋼層,大多會繞道走。
所以,這類房子想轉手的時候,就算是比同小區其他樓層便宜不少,可能都沒人愿意接手。
火眼金睛判斷槽鋼層
①看樓層規律
槽鋼層有個大致的規律。
通常情況下,從 3 樓開始算,之后每隔 6 到 8 層就會有一個。這么算下來,3 樓、7 樓、17 樓、23 樓這些樓層就有可能是槽鋼層。
但也不是絕對,有的樓盤,槽鋼層可能在 4 樓、10 樓、16 樓,這具體還得看樓房的總高度和施工時的方案。
②去施工實地查看
房子還在建筑施工時,就可以去查看,這時候最容易看出來哪些樓層是,一目了然。
毛坯房交付時也能看出來,如果外墻面有一塊一塊補過的痕跡,那十有八九是槽鋼層,這些補丁就是固定腳手架的槽鋼拆了,留下的洞補上了。
樓板要是也有穿過去的孔洞(哪怕已經填上了),那也能斷定這就是槽鋼層沒跑。
③查看建筑圖紙
當然,最準確的就是看建筑施工圖紙了,如果可以查看圖紙的話,圖紙上會清晰且明確的標注槽鋼層的位置。
④寫在購房合同里
現在的銷售,說沒有槽鋼層了,用的新工藝,這話你千萬別信,銷售的嘴,騙人的鬼,之前還有個銷售跟我說,現在都同層排水不存在反水了,好不好笑。
所以,口頭承諾沒有用,白紙黑字寫明“該房屋非槽鋼層”,違約的話,賠償總房款多少多少,看他敢忽悠。
⑤選擇靠譜的開發商
在挑選開發商時,優先考慮大品牌往往會更靠譜,大品牌開發商,在房屋施工質量上有著更嚴格的把控,他們會按照規范的流程進行專業處理,最大程度減少潛在問題,讓購房者更放心。
文末總結:
現如今買房,好房子,好樓層多的是,隨便你挑,看到房子有潛在的風險,就不要買了,購房新手一定要多做功課,不然分分鐘在不知情中接手了這種不理想的樓層,否則等到事后才察覺問題,就追悔莫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