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臺球的滾動,正悄悄改變中國縣城的旅游經濟。在江西玉山,一場 “中式臺球之夜” 讓體育館外電音派對沸騰,數千人跟著音樂跳舞,旁邊的夜市飄著烤串香;在安徽西遞古村,九球比賽在百年祠堂里打響,球桿碰撞聲混著馬頭墻的回音;在西安,看斯諾克比賽的球迷能拿著門票半價游古城墻 —— 這些場景,都是臺球與文旅 “組 CP” 的鮮活案例。
產業打底:造球桌 + 辦賽事,雙輪驅動縣城經濟
玉山的蛻變:20 多年前,北京星牌集團發現玉山的青石特別適合做臺球桌板,從此這里和臺球結了緣。從賣石板到造整桌,再到辦國際賽事,玉山現在成了 “全球臺球桌生產基地”,還有專門的臺球學院和博物館,整個產業鏈年產值超 15 億元,產品賣到 70 多個國家。
德清的生意經:浙江新安鎮引來康溪盛世體育公司后,去年辦了場總獎金 800 萬元的臺球總決賽,27 國選手參賽。比賽不光帶動周邊吃喝消費 600 多萬元,直播賣臺球器材還賣了 2000 萬元。
跨界融合:體育 + 夜經濟 + 旅游,花式玩轉新場景
玉山的夜晚玩法:晚上的體育中心,看完臺球賽還能逛網紅夜市、聽電音節,帶孩子玩親子項目。玉山靠這招打造了 5 個夜間消費圈,把 “體育賽事” 變成了 “城市夜生活打卡地”。
東莞常平的組合拳:暑假搞 “斯諾克主題月”,一邊辦比賽,一邊開啤酒嘉年華,還推出 “看球 + 住民宿”“親子臺球課” 等套餐。丁俊暉來現場指導那次,2000 多人參加,周邊餐館進賬 200 多萬元,酒店幾乎住滿。
西安的聰明賬:買斯諾克比賽門票,能半價游陜西旅游旗下的景點。這招讓來看球的人自然去逛古城墻、兵馬俑,實現了 “體育迷變游客” 的雙贏。
文化加分:當臺球撞上古建筑,老地方玩出新花樣
西遞古村的跨界秀:在世界文化遺產西遞村的敬愛堂里辦九球比賽,老祠堂和現代臺球一搭,成了 “世界級 IP 聯名”。今年第二屆比賽時,游客既能看球,又能感受古村韻味,旅游人氣漲了不少。
玉山的全民臺球熱:當地 80% 的中小學都有臺球室,近萬學生都會打兩桿,街上還有 15 個臺球主題公園。“每天打臺球,活到九十九”—— 寧波的老年臺球賽上,80 多位大爺大媽打球的樣子,讓大家看到臺球誰都能玩。
從江西玉山的青石板材廠,到安徽古村的祠堂賽場,再到西安的城墻下 —— 這顆 5.7 厘米的小球,正用最接地氣的方式,把 “體育產業”“旅游消費”“地方文化” 串成一條線。當縣城里的孩子在學校打起第一桿,當游客舉著啤酒為選手加油,臺球早就不只是一項運動,而成了激活縣域經濟的新鑰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