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北大化學上演“帽子戲法”,同一天三篇Nature!

0
分享至


今天凌晨

《自然》(Nature)上線多篇論文

北京大學三項成果同時在線發表
上演“帽子戲法”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陳鵬教授團隊和

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教授團隊合作成果

可編程假尿苷編輯與解碼實現RNA密碼子擴展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馬丁教授團隊和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徐舒濤研究員團隊合作成果

正交轉化技術破解真實混合廢塑料高值化回收難題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雷曉光教授團隊和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康樂教授團隊合作成果
解碼蝗蟲體內聚集信息素生物合成
與關鍵反應酶




包括最新上線的三篇文章在內

今年以來,北大已在

Nature、Science、Cell三大國際頂尖刊物(CNS)上

共計發表了38篇成果

交出了優異的科技創新年“上半年答卷”

1、Nature | 生命語言升級:陳鵬-伊成器發展RNA密碼子擴展技術,改寫生命編程語言

生命如同一臺精密的生物計算機,其核心編程語言由DNA分子中 A、T、C、G 四種堿基構成的64組密碼子組成。這些遺傳密碼通過 RNA 介導的翻譯過程,指導細胞利用20種標準氨基酸合成功能各異的蛋白質。突破這一天然遺傳密碼的限制,將開啟生命編程的新維度,為生物醫學領域帶來革命性變革。

  傳統的 DNA 密碼子擴展技術在真核生物系統中存在引發終止密碼子通讀等安全性問題1。這促使科學家將目光轉向更具可塑性的 RNA 分子。RNA 不僅擺脫了 DNA 的復制與修復限制,其天然存在的 170 余種化學修飾更為遺傳密碼的工程化改造提供了豐富素材。

  2025年6月25日,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陳鵬團隊和生命科學學院伊成器團隊合作在 Nature 發表題為RNA codon expansion via programmable pseudouridine editing and decoding 的論文,通過 RNA 假尿嘧啶 Ψ 修飾的定點編程,首次創造并編碼了三個 ΨCodon “密碼子”,進一步篩選并獲得了選擇性解碼 ΨCodon 的 tRNA 。該方法成功構建了一套基于RNA修飾的新型編程語言,突破了64種密碼子和20種天然氨基酸的“中心法則”限制,可驅動活細胞將非天然氨基酸定點、精準融入蛋白質的生物合成,實現蛋白質在細胞內的化學“定制合成”,從而可實現對紛繁復雜的蛋白質“變體”的精準體內合成和原位研究。這不僅拓展了生命系統的設計空間,更為合成生物學和精準醫學開辟了新路徑。通過重構生命的信息處理原件,生命編程的基本范式正在被改寫。


RNA 密碼子拓展技術:編碼和解碼全新的RNA密碼子

  該研究通過開發新型 RNA 密碼子系統,突破了傳統 DNA 遺傳密碼的 64 種密碼子限制,實現了對非天然氨基酸的精準編碼與解碼。研究團隊采用序列特異性的假尿苷(Ψ)修飾技術,利用向導 RNA 在目標轉錄本的 UGA 終止密碼子上引入 Ψ 修飾,成功構建了新型人工密碼子"ΨGA"(這類修飾的終止密碼子統稱為 ΨCodon ),為蛋白質的定制合成和工程改造提供了全新的編碼工具(圖1)。

  為實現 ΨCodon 的高效解碼,研究者基于合成酶-tRNA 的晶體結構數據,構建了飽和單點突變文庫,并通過篩選獲得了具有高度密碼子偏好性的 tRNA 變體(ΨGA-tRNAPyl)。該 tRNA 變體在多種報告系統中均表現出對 ΨGA 的特異性識別能力,確保其解碼過程不會干擾天然 UGA 終止密碼子的正常功能。最終,通過整合 ΨGA 編碼模塊與 ΨGA-tRNAPyl 解碼模塊,研究團隊成功構建了 RCE(ΨGA) 系統,為人工設計功能性蛋白質開辟了新途徑。


  圖1. RNA 密碼子拓展策略示意圖。該策略包含編碼和解碼兩個核心過程,從而實現非天然氨基酸的特異性插入。

RCE系統具有更高的全局特異性

  成功構建 RCE(ΨGA) 系統后,研究團隊采用多種組學方式對該技術的全局特異性進行了系統性驗證。首先,通過前期開發的Ψ修飾測序技術 "PRAISE",在全轉錄組水平檢測發現該系統僅產生少量脫靶修飾,且未影響正常終止密碼子。進一步,研究團隊采用核糖體分析技術評估翻譯組特異性,結果顯示 RCE 系統能精準識別 ΨGA 密碼子進行翻譯,同時全轉錄組中 UGA 密碼子的非特異性通讀率顯著低于傳統遺傳密碼擴展技術(Genetic Code Expansion)。

  為全面評估翻譯產物的特異性,研究團隊利用利用非天然氨基酸TetBu分子的四嗪基團,與反式環辛烯偶聯的生物素分子的成鍵反應,實現了全蛋白質組范圍內非天然氨基酸插入位點的精準檢測。蛋白質組學分析表明,RCE系統的脫靶蛋白數量較傳統GCE技術顯著減少,GO功能富集分析進一步證實其對關鍵生物學通路無明顯干擾(圖2)。

  綜合轉錄組、翻譯組和蛋白質組三個層面的分析結果,充分證明 RCE 技術通過 Ψ 修飾密碼子的特異性編解碼,實現了非天然氨基酸的高精準插入并顯著降低了脫靶效應。


  圖2. 蛋白質組分析顯示RCE系統在全蛋白質組中具有全局特異性。

RCE密碼子的拓展

  研究團隊進一步拓展了 RCE 系統的密碼子范圍。通過采用與 ΨGA-tRNAPyl 類似的篩選策略,成功獲得了針對 ΨAA 和 ΨAG 密碼子的特異性 tRNA 解碼器。實驗驗證表明,這三種 tRNA 解碼器(ΨGA-tRNAPyl、ΨAA-tRNAPyl和ΨAG-tRNAPyl)表現出優異的正交性:每個解碼器僅識別其對應的 ΨCodon ,而不會通讀其他類型的 Ψ 修飾密碼子(圖3)。


  圖3. 三對 ΨCodon: (ΨCodon)-tRNAPyl 具有專一性,兩兩正交。

RCE系統的應用

  研究團隊通過 RCE 系統實現了蛋白質功能的精準調控。以 Src 激酶為研究對象,研究人員在其催化活性中心特異性插入含反式環辛烯基團的非天然賴氨酸(TCOK),成功構建了化學可激活的激酶突變體。實驗證實,該系統能高效識別 ΨGA 密碼子并準確插入 TCOK ,形成活性被暫時"鎖定"的激酶。當加入四嗪(Tz)分子后,TCOK 被剪切恢復為天然賴氨酸,從而釋放激酶活性。通過免疫印跡和磷酸化蛋白質組學分析,研究團隊驗證了該系統的精確調控能力,證明 RCE 系統特異、高效地實現功能性非天然氨基酸的插入。


  圖4. RCE系統特異、高效地實現功能性非天然氨基酸的插入從而調控Src激酶活性。

  研究團隊進一步驗證了 RCE 系統的普適性,成功利用 ΨAG 密碼子及其對應 tRNA 解碼器,在腫瘤抑制蛋白 p53 的關鍵核定位序列中精準插入TCOK非天然氨基酸。實驗證實,該系統能實現對 p53 蛋白入核過程的時空特異性化學操控。這一突破性進展不僅體現了RCE系統在蛋白質工程中的應用前景,更為合成生物學和生物醫學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平臺。

  本研究通過開發 ΨGA、ΨAA 和 ΨAG 三種新型RNA 密碼子,建立了具有高度特異性的遺傳密碼擴展系統。該系統可以實現非天然氨基酸的精準插入,并支持具有化學成鍵/斷鍵活性的功能基團整合,為蛋白質在活細胞內的定制合成和工程改造提供了全新策略。這項研究不僅突破了天然遺傳密碼的限制,更為合成生物學和精準醫學研究提供了革命性的工具平臺,為未來設計人工生物系統和開發新型生物療法奠定了重要基礎。

  陳鵬教授、伊成器教授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北京大學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2019級博士研究生劉江樂、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后閆學青博士、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2020級博士研究生烏浩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本工作獲得科技部、農業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北京分子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新基石基金會和科學探索獎等項目的支持。

  此外,北京大學核糖核酸北京研究中心和北京科學智能研究院溫翰研究員提供了核酸分子理論計算的專業指導意見;上海科技大學劉如娟課題組也在核酸分子生化檢測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165-x

2、北大馬丁-王蒙團隊《自然》發文:正交轉化技術破解真實混合廢塑料高值化回收難題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獲得電能、塑料和農藥等社會發展所必需的能源和物資。但人類在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卻產生大量的廢棄物,嚴重破壞自然界自身的“碳循環”平衡,進而引發氣候變暖、生態破壞等一系列環境問題。其中,塑料的廣泛使用和大規模遺棄也使其成為全球性環境治理難題之一。每年全球新增塑料制品產量超過4億噸,具有強度高,穩定性好的優點,但在廢棄后卻因具有耐久性強、難降解的特性,長期滯留于自然環境中,造成嚴重“白色污染”。

  同時,海洋塑料垃圾、微塑料顆粒、堆填場滲濾液等二次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威脅生態系統穩定與人類健康安全。根據聯合國環境署預測,若無有效干預,至2040年全球環境中的塑料廢棄物總量將翻倍增長。如何破解復雜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難題,已成為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和“雙碳”目標的重要課題。

  目前,在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驅動下,由傳統化石資源轉化產生的廢棄塑料,也不應該再以廢棄物、污染物的形式遺棄在自然環境之中,而應作為重要碳資源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塑料分子結構中存在高度有序的碳氫結構,我們應將塑料廢棄物視為有價值的碳資源,可以通過保留一部分廢塑料分子的碳-碳骨架,從完成了生命周期的廢塑料中生產有用的化學品或燃料。通過這樣的升級轉化,不僅能夠緩解廢塑料造成的環境問題,還能高效利用廢塑料中的含碳氫資源,邁向真正的循環經濟。

  當前,塑料廢棄物回收技術主要包括物理回收、熱能回收及化學轉化回收三類。其中化學轉化回收雖具有回收廢塑料中所有化學元素,并加以高值化的巨大潛力,但大多數當前正在研發的化學回收路線僅適用于特定的塑料結構。當化學轉化回收過程遇到真實混合廢塑料時,往往受限于真實混合廢塑料成分復雜、性質差異顯著,而缺乏通用性強、過程可控的轉化路徑,目前只在少數塑料制品完成了回收轉化過程。

  在科學研究層面,塑料聚合物盡管種類繁多,但其化學結構存在官能團差異和分子構型異質性,這為正交分級解聚和定向轉化提供了可能。過去,受限于表征手段與轉化策略不足,難以實現對復雜混合廢棄物中多官能團的精準識別與選擇性轉化。如何打破這一技術瓶頸,發展兼具普適性、高效性與經濟性的廢棄碳資源化轉化策略,是當前循環經濟的重要方向。

  在這一背景下,《自然》(Nature)雜志近日刊發了首篇關于真實混合廢塑料高值化轉化的研究成果。北京大學馬丁教授團隊領銜開發出核磁共振識別下的真實混合廢塑料正交轉化策略,實現了面向真實生活混合塑料廢棄物的高效、高值化學品定向升值轉化。該策略以固態核磁共振的二維技術精準識別混合塑料中的酯鍵、芳香環、氯代烷烴、烷基鏈等關鍵官能團分布,進而針對性設計正交化學反應路徑,依托溶劑萃取、光催化氧化、催化胺化、皂化、脫氫偶聯及加氫裂解等多步驟有機整合,逐級分離轉化,最終聯產多類高值化學品。

  研究團隊從模型體系出發,設計了完備的識別和轉化路線。繼而以20克來自人類生活的真實混合塑料廢棄物樣品為例,成功將聚苯乙烯、聚乳酸、聚氨酯、聚碳酸酯、聚氯乙烯、PET、聚烯烴等多類塑料,正交分級轉化獲得苯甲酸(1.3g)、鄰苯二甲酸酯(0.5g)、丙氨酸(0.7g)、乳酸(0.7g)、芳香胺鹽(1.4g)、雙酚A(2.0g)、對苯二甲酸(2.0g)及 C3-6 烷烴(3.5g)等多種高值化學品。其中,多項產物為重要化工原料及醫藥中間體,經濟附加值遠超常規熱裂解所得的低值氣體與燃油產品,大幅提升廢棄塑料資源化的經濟性與環境效益。


該方法普適性強,適配多種真實廢棄物樣本。進一步研究顯示,該策略對來自日常生活、石化企業、汽車維修、紡織工業等不同來源的包含印刷顏料、染色劑、增塑劑、生物質等雜質的各種復雜真實塑料廢棄物樣品同樣適用。核磁共振可快速識別不同樣本中主要官能團結構,然后設計正交轉化路徑,靈活調整反應路線,高效聯產高值化學品。驗證結果表明,該策略具有良好的普適適配性與應用推廣潛力。

  本項研究突破了長期困擾混合塑料廢棄物高值化回收的技術瓶頸,提出了官能團識別+目標產物定向+正交反應路徑設計的整體耦合方案,為復雜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提供了全新范式。未來,團隊將圍繞正交轉化策略,系統評估工藝能耗、碳排放、回收效率及生命周期環境效應,持續優化工藝體系,助力塑料資源化技術向高值化、低碳化、循環化方向升級,切實服務國家雙碳戰略與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

  “我們希望通過這一技術,不僅推動學術前沿研究,更要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和‘雙碳’目標實現,提供具備現實產業價值的解決方案?!?—— 馬丁教授團隊表示。Nature同期發文評論 “該成果是應對全球年產巨量塑料問題的重要進展。“

  該論文第一作者為北京大學特聘副研究員張梅琦和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博士后周易達。論文通迅作者為北京大學馬丁教授,王蒙副研究員,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徐舒濤研究員。該研究工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重點基金、騰訊基金會科學探索獎、新基石研究員項目、北京分子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等資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088-7

3、Nature | 北大雷曉光團隊與合作者首次解析蝗蟲聚集信息素生物合成通路

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復雜而多樣的,涵蓋了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多個層面。昆蟲信息素(Insect Pheromone),作為昆蟲體內各種腺體或細胞產生并分泌到體外的微量化學物質,是昆蟲種內和種間通訊的重要化學媒介,其在昆蟲的求偶、交配、覓食、聚集、產卵、導航定向、防御報警和種間識別等行為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昆蟲信息素的開發與利用,是實現精準調控害蟲行為、推動害蟲綠色可持續防控發展的關鍵突破方向。而鑒定和合成昆蟲信息素是實現這種綠色防控策略的必要環節。盡管已有超過3000種昆蟲的信息素被發現和鑒定,但是全面揭示一個特定的信息素在昆蟲體內的生物合成途徑鮮見報道,其原因是昆蟲信息素的生物合成研究極具挑戰性,很多情況下缺少有效的研究手段,例如:很難開展昆蟲體內的遺傳學實驗,很難有效地利用化學分離手段來鑒定微量的信息素分子等。

  北京時間2025年6月26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北京大學雷曉光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康樂團隊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Decoding 4-vinylanisole biosynthesis and pivotal enzymes in locusts”(解碼蝗蟲體內4-乙烯基苯甲醚生物合成與關鍵催化反應酶)。該研究首次解析了蝗蟲群聚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的完整生物合成途徑,成功鑒定出 4VA 的前體化合物以及關鍵合成酶 4VPMT1 和 4VPMT2,基于酶-底物構效關系的深度解析,研究團隊通過設計和篩選開發出特異性小分子抑制劑,成功實現了對蝗蟲群聚信息素4VA 生物合成與釋放過程的精準化學調控,進而完成了對其群聚行為的人工定向干預。該研究不僅深入揭示了蝗蟲群聚信息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機制,更在理論與技術層面為研發基于信息素調控的害蟲精準防控策略奠定了堅實科學基礎,為農業害蟲綠色防控體系的構建開辟了全新路徑。


  蝗蟲群聚信息素是蝗蟲群聚進而形成蝗災的重要因素之一。康樂研究團隊長期開展蝗蟲信息素研究,于2020年首次報道了4-乙烯基苯甲醚(4VA)是飛蝗的聚集信息素(Nature 2020)。然而,到目前為止,4VA的生物合成通路與密度依賴的釋放機制仍然未知。雷曉光團隊長期開展天然產物生物合成研究與生物催化研究,近期在相關領域中做出了多項開拓性研究成果(Nature Chemistry 2020; Nature Catalysis 2021; Science 2024;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2024)。為了確定 4VA 的合成通路,康樂團隊與雷曉光團隊合作,首先確定了 4VA 的合成底物是來源于植物的苯丙氨酸。隨后預測了兩條4VA的合成通路。通過飼喂或注射穩定同位素標記的候選中間體,最終確定了飛蝗中 4VA 合成通路是:苯丙氨酸(Phe)-肉桂酸(CA)-對羥基肉桂酸(p-HCA)-4-乙烯基苯酚(4VP)最后到 4VA。Phe-CA-p-HCA 的轉化在腸道中完成,p-HCA 出腸道隨血淋巴擴散并轉化為 4VP,最終合成 4VA 釋放到體外。此外,蝗蟲可以直接從植物中快速獲取 Phe、CA和p-HCA(木質素合成關鍵化合物),只需重點完成最后 4VP 和 4VA 的轉化即可(圖1)。


  圖1. 蝗蟲群聚信息素4VA的生物合成通路

  由于散居蝗蟲不產生 4VA,那么哪些中間體化合物導致了僅有群居蝗蟲能產生 4VA 呢?研究發現 Phe、CA、p-HCA 和 4VP 均可在群居蝗蟲和散居蝗蟲的不同組織中檢測到。對散居蝗蟲飼喂或注射氘代前體均不能產生氘代 4VA,表明群居型和散居型飛蝗 4VA合成差異的關鍵在于 4VP到 4VA的合成過程。研究證明從 4VP 到 4VA 是由甲基轉移酶介導的甲基化反應。通過體內干擾以及體外酶活檢測,發現兩個關鍵甲基轉移酶 4VPMT1 和 4VPMT2 控制蝗蟲體內 4VP 到 4VA 的轉化。4VPMT1 和 4VPMT2 的 mRNA 水平和蛋白水平能夠正向響應蝗蟲種群密度的變化。將4VPMT1 和 4VPMT2 聯合 RNAi 干擾后,4VA 的釋放量顯著下降,群居蝗蟲也表現出向散居行為的顯著轉變。這些結果表明,4VPMTs 是 4VA 生物合成的分子開關,他們的表達和翻譯受種群密度的激發。

  為了進一步揭示其催化功能,研究團隊解析了 4VPMT2-4VP-SAM 三元復合物的晶體結構。對結合構象分析以及定點突變實驗驗證發現 4VP 與 4VPMT2 中的芳香族氨基酸殘基 H137 形成了 Pi-Pi 相互作用。通過對 4VPMT1 的結構進行建模、分子對接、動力學模擬以及定點突變實驗發現 4VP 的結合被一些疏水殘基 V278 和 M203 所穩定。同時 Y61 與 4VP 的苯酚基形成氫鍵作用。此外 4VP 與 4VPMT1 中的芳香族氨基酸殘基 W174 之間形成了 Pi-Pi 相互作用,表明 W174 對 4VPMT1 的高活性起到了關鍵作用(圖2)。

  知道了 4VA 的前體化合物、關鍵合成酶以及結合位點,研究團隊設計、預測并篩選到了幾十個可以抑制 4VPMTs 酶促甲基化能力的小分子化合物。其中4-硝基苯酚(4NP)在體外能夠以極低的濃度下對 4VPMT1 和 4VPMT2 起到抑制效果。此外與 4VP 相比,4NP 對 4VPMT1 的 KM 值更低,具有更高的結合親和力,使其成為一種抑制 4VA 產生的最有效底物。


  圖2. 關鍵甲基轉移酶的結構解析與小分子抑制劑開發

  為了研究 4NP 在體內對 4VPMTs 的抑制作用,在群居飛蝗體內注射了不同濃度的 4NP。結果表明在注射濃度 0.1 nmol時,4NP 能夠顯著抑制 4VA 的產生。此外,對群居飛蝗飼喂噴灑有4NP的麥苗后,4VA 的釋放量顯著下降,同時群居飛蝗的行為顯著向散居行為轉變。同樣,飼喂4NP后,群聚化處理的散居飛蝗的 4VA 釋放量顯著下降,同時群聚化處理的散居飛蝗仍表現出散居行為,而對照組則表現出顯著的群居行為。因此,基于 4VA 前體結構以及與合成酶構效關系設計的 4-硝基苯酚(4NP)能有效地抑制飛蝗的群聚行為(圖3)。


  圖3. 小分子抑制劑4-硝基苯酚顯著抑制蝗蟲的群聚行為

  蝗蟲利用植物中最常見的氨基酸來合成自己特異的群聚信息素,這是一個非常精巧和節省能量的適應策略。鑒于苯丙氨酸向肉桂酸繼而向對羥基肉桂酸的轉化過程是植物木質素生物合成中的保守途徑,蝗蟲能夠快速獲取大量生物合成前體以促進后續轉化。借助這些植物源中間體,蝗蟲僅需兩步反應即可將其轉化為群聚信息素 4VA。同時,群居型飛蝗通過精準調控 4VPMTs 的表達,即可完成 4VP 到 4VA 的生物轉化,從而實現信息素的釋放和終止。4VPMTs 介導的甲基化將 4VP 的羥基轉化為 4VA 的甲氧基,不僅能降低分子親水性,還能增強揮發性。這些適應性機制顯著降低了蝗蟲的能量與物質消耗,極大提高了群聚信息素 4VA 的合成效率,同時顯著增強了其應對環境變化的靈活性與適應性。

  4VPMTs 是4VA生物合成的關鍵酶,也是抑制蝗蟲聚集的重要靶點。作為底物類似物,4NP 酚羥基的親核性因吸電子硝基的存在而顯著降低,使其成為反應活性較弱的底物。值得注意的是,4NP 與 4VPMTs 的結合親和力高于 4VP,從而能競爭性占據酶活性位點。從蛋白結構特征來看,4NP 與 4VPMTs 的特異性相互作用既保證了抑制劑的選擇性,又能最大限度避免干擾其他代謝通路時產生的脫靶效應。

該研究通過系統性解析蝗蟲群聚信息素 4VA 的生物合成路徑,精準鑒定關鍵合成酶,并以此為靶點設計出高效特異的小分子抑制劑,成功實現了對蝗蟲信息素合成的靶向化學調控及群聚行為的人工干預。這一成果不僅深度揭示了昆蟲化學通訊的分子機制,更創新性地為害蟲防控提供了全新策略—-—通過干預昆蟲信息素通路實現行為調控,而非依賴傳統化學農藥。其成果將有力推動害蟲防控模式的革命性轉變—-—從過度依賴化學殺蟲劑的傳統模式,向精準化、綠色化的行為調控模式躍遷,為農業害蟲綜合治理體系的革新奠定了堅實的理論根基與技術支撐,有望在保障糧食安全、守護生態環境與人類健康領域發揮深遠影響(圖4)。


  圖4. 蝗蟲群聚信息素4VA的生物合成解碼與操控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郭曉嬌、北京大學高磊(現為武漢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李世煒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康樂與北京大學雷曉光為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與河北大學的多位研究生為本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項目,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北京分子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新基石基金會等的支持。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110-y

來源: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你行!你上!》首映口碑崩塌,各種理由出奇一致:掛羊頭賣狗肉

《你行!你上!》首映口碑崩塌,各種理由出奇一致:掛羊頭賣狗肉

洲洲影視娛評
2025-07-19 19:14:11
從年薪4600萬降到底薪,找不到下家!NBA昔日超巨距離退役不遠了

從年薪4600萬降到底薪,找不到下家!NBA昔日超巨距離退役不遠了

老梁體育漫談
2025-07-21 23:16:19
從橫空出世到一騎絕塵,昆明這所“黑馬”學校只用了5年!

從橫空出世到一騎絕塵,昆明這所“黑馬”學校只用了5年!

春城晚報
2025-07-21 19:12:25
國民黨前黨主席連戰:我支持協商統一,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

國民黨前黨主席連戰:我支持協商統一,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

芳芳歷史燴
2025-07-21 17:39:01
無奈!布里吉特變性官司為何敗訴?“她拿不出證據證明自己”

無奈!布里吉特變性官司為何敗訴?“她拿不出證據證明自己”

糖逗在娛樂
2025-07-21 17:33:33
將完整生產線轉讓中國?只為回報“舊恩”,連美俄兩國都開始眼饞

將完整生產線轉讓中國?只為回報“舊恩”,連美俄兩國都開始眼饞

通文知史
2025-07-21 18:31:35
看似“貌若天仙”,實際“歪瓜裂棗”,這6位女星整容的太成功了

看似“貌若天仙”,實際“歪瓜裂棗”,這6位女星整容的太成功了

不八卦掌門人
2025-07-19 21:46:59
《中華小當家》或迎大結局,男主角被處決,網友直呼童年結束

《中華小當家》或迎大結局,男主角被處決,網友直呼童年結束

魯中晨報
2025-07-21 15:08:14
30國都打不倒一個俄羅斯?最大的靠山出現了,連老美都垂涎三尺

30國都打不倒一個俄羅斯?最大的靠山出現了,連老美都垂涎三尺

史紀文譚
2025-07-21 16:10:50
你還是處女嗎?江西這95后姑娘相親,就被年薪百萬的IT男問懵了…

你還是處女嗎?江西這95后姑娘相親,就被年薪百萬的IT男問懵了…

火山詩話
2025-07-21 19:50:24
莫斯科遇襲四大機場全被迫關閉!100多輛火車延誤

莫斯科遇襲四大機場全被迫關閉!100多輛火車延誤

項鵬飛
2025-07-20 20:56:03
太倉汪書記,同濟王校花

故園老丁
2025-07-21 22:49:30

女子與多名高僧炸裂視頻流出,膚白貌美身材傲人,難怪把持不住

女子與多名高僧炸裂視頻流出,膚白貌美身材傲人,難怪把持不住

寒士之言本尊
2025-07-17 23:03:22
森林北汪峰逛日本藥店,露肩上衣配熱褲顯頭大腿粗,膝蓋滿是淤青

森林北汪峰逛日本藥店,露肩上衣配熱褲顯頭大腿粗,膝蓋滿是淤青

心靜物娛
2025-07-21 09:53:52
兩邊都賣,兩邊都不討好——兩伊戰爭中的中國軍售與它的后遺癥

兩邊都賣,兩邊都不討好——兩伊戰爭中的中國軍售與它的后遺癥

小院之觀
2025-07-09 05:30:12
靚家居宣布停業并開始債權登記!門店稱消息非常突然,有業主家已拆成毛坯房

靚家居宣布停業并開始債權登記!門店稱消息非常突然,有業主家已拆成毛坯房

紅星新聞
2025-07-21 18:04:28
蘋果工程師對iPhone Fold的設計并不滿意 因為它與市場上已有的設計相同

蘋果工程師對iPhone Fold的設計并不滿意 因為它與市場上已有的設計相同

cnBeta.COM
2025-07-21 00:15:01
看完《南京照相館》點映,我無語凝噎、悲憤至極,寫下這篇文章

看完《南京照相館》點映,我無語凝噎、悲憤至極,寫下這篇文章

坊聞本尊
2025-07-19 23:36:59
善惡終有報,曾經在求職節目里咄咄逼人的老板,如今竟淪落成這樣

善惡終有報,曾經在求職節目里咄咄逼人的老板,如今竟淪落成這樣

大笑江湖史
2025-07-21 07:56:12
除了商標全是假的!全球科技先鋒隕落,百年巨頭淪為貼牌工廠

除了商標全是假的!全球科技先鋒隕落,百年巨頭淪為貼牌工廠

聞識
2025-07-15 13:34:23
2025-07-22 02:20:49
化學加網 incentive-icons
化學加網
萃聚英才,共享化學
11636文章數 8232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科技要聞

劉強東闊氣出手!兩月投了4家具身智能公司

頭條要聞

男子為終身質?;?0萬買蔚來 1年跑17萬公里權益沒了

頭條要聞

男子為終身質?;?0萬買蔚來 1年跑17萬公里權益沒了

體育要聞

這四位大兄弟,你們真敢要3000萬吶

娛樂要聞

五哈全員為寶石老舅送祝福

財經要聞

炒港美股"補稅潮"突襲?一文了解始末

汽車要聞

勞斯萊斯前設計師全新力作 榮威M7正式亮相

態度原創

時尚
本地
藝術
游戲
公開課

二搭的風正在吹向你的CP

本地新聞

換個城市過夏天 | 誰打翻了濰坊的調色盤?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火焰紋章》新作正在開發?模型師領英現端倪!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易门县| 中方县| 延长县| 缙云县| 扬州市| 玉林市| 宜兴市| 龙岩市| 延安市| 余江县| 延吉市| 任丘市| 蒲江县| 永安市| 六盘水市| 宣恩县| 双流县| 彭水| 谷城县| 穆棱市| 大冶市| 庐江县| 南宁市| 洮南市| 镇原县| 望奎县| 彭山县| 华阴市| 安吉县| 青田县| 靖远县| 桂东县| 嘉兴市| 龙陵县| 青神县| 镇沅| 贵州省| 海丰县| 青川县| 滨州市| 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