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我的生活不安逸嗎,不然我哪有閑功夫來給你回帖。首先本次視頻你說的80%我都認可,但有幾點我持有不同意見。第一,錢多事少離家近,不一定只有上海土著才有,我的工作就是呀,一個月幾萬,房子就在單位旁邊,安逸的不要不要的。另外,沒有人去詆毀自己的家鄉,你別想當然。最后,你有你的土著圈子,外地人有外地人的圈子,大家本互不相干,你為啥要挑起事端呢?大家本各自安好你非要一個勁的發視頻,滬語消亡趨勢是擋不住的呀大哥,歷史的前輪滾滾向前,不要螳臂當車”,這是一個老鄉的跟帖。
老鄉對目前自己在上海的生活狀態很滿意,他覺得目前自己的生活很安逸,這樣的心態就很好,人活著可不就是一個心態么?心態好了,當然心情也會好,眼光也會溫柔,暢想未來也會充滿了希望。
真的,攀比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尤其是物質上的攀比,因為這是一種沒有盡頭的沒有止境的。不去和別人攀比,只管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這才是正確的對待生活的態度。我記得是李宗盛說過的一句話,我很是欣賞的,他是這樣說的“不和別人競爭,只跟自己賽跑”。
我也覺得各種人群都會有自己的圈子,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還是很有道理的。有個平湖的網友說,他們家鄉當地有句俚語,反正意思就是外地人本地人沒法融入到一起的意思,我倒是認可的,因為我們浦東本地也有一句話,叫做“外地人姆搭頭”,這些都是民間老百姓智慧的結晶。
若是要舉個例子,那么這個跟貼的老鄉就是最好的例子了,我的文章在擺事實講道理,他沒指出我的文章哪里是虛構的瞎編的,我明明說的都是事實,他卻認為是在挑起事端。
這就是各自立場的不同得出的不同的結果了,就像同樣都是在上海抬頭看明月,上海人感受到的是“月是故鄉明”,外地人怎么可能會有和上海人一樣的感受的呢?這也就是說,各自生活的圈子不同,我在好端端地講一件事情,他會認為這是在挑起事端。
抬頭看夜空,我能看到故鄉的月亮,是這樣明亮。
看了這個老鄉的跟帖,我才知道,原來他認為滬語的消亡是擋不住的發展趨勢,是必定的,他認為上海人想要拯救上海話就是螳臂擋車,而且還要上海人不要這樣螳臂擋車。
這個我就不會認同的了,現在因為抹殺上海話,很多上海小孩是不會說上海話,今后上海這里上海話絕跡完全有可能,但是滬語是不會消亡的,憑上海人的智慧是不會讓滬語消亡的,現在海外的上海人不少,他們會保留和發揚上海話的,這是那些試圖消滅上海話的人的勢力鞭長莫及的。
歷史的前輪滾滾向前,但是老鄉們暢想的消滅上海話趕走上海人,只能是他們美好的心愿,是不可能實現的,或者說,老鄉們的這種意圖,才真的是螳臂擋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