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市政府印發《場景驅動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以場景應用為牽引,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高地。方案提出,到2025年鄭州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突破350億元,相關產業規模超2000億元,建成10個創新平臺和2以上產業園區,形成20個深度融合應用場景。
方案聚焦智能傳感器、智能機器人、自動駕駛等關鍵領域,提出加強與DeepSeek等頭部企業合作,開發智慧醫療、智能工廠等行業垂直大模型,并建設大模型賦能創新中心。同時,加速國家超算鄭州中心、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等重大算力項目建設,計劃2025年前建成全市算力統籌調度平臺,實現跨域算網資源智能調度,夯實“算力一網化、調度一站式”的發展底座。
在成果轉化方面,方案提出建設微型企業孵化器和中試場,形成“技術研發—產品生產—行業應用”的完整閉環,支持哈工大鄭州研究院等創新平臺加速科技成果本地轉化。
方案以“人工智能+”為核心,規劃十大重點應用場景:
- 醫療領域:推動互聯網醫院向人工智能醫院升級,構建醫學科研大模型,探索醫生與醫療智能體協同機制,優化在線問診、慢病管理等服務。
- 工業領域:聚焦汽車制造、食品加工等產業,研發工業垂直大模型,打造智能柔性生產、精細化質檢等場景,建設具身智能應用試驗場。
- 農業與文旅:利用農業大模型優化育種和生產效率,開發文旅大模型提升數字化展陳能力,推動微短劇、影視動漫等數字內容產業發展。
- 社會治理: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建設人工智能政務服務體系,在智慧警務、基層社區治理中引入智能分析技術。
- 生態與應急:搭建生態保護大模型監測大氣水質,構建防洪排澇智能預測系統,提升城市災害風險預警能力。
此外,方案還在交通、教育、金融等領域布局智能停車、定制化教學、信用貸款等創新場景,全面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
為推動目標落地,鄭州將以中原科技城為核心建設人工智能產業園,以高新區為基地打造大模型賦能創新中心,形成“核心區—先行區—示范區”的空間布局。同時設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子基金,鼓勵天使投資支持初創項目,完善知識產權抵押等金融服務。
人才政策方面,方案提出引進培育20個高層次領軍人才團隊,支持鄭州大學等高校完善人工智能學科體系,通過“長短期聘用+項目合作”柔性引進緊缺人才。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同步推進,將做強鄭州數據交易中心,推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和行業數據開放共享。
該方案通過場景驅動、算力支撐、生態構建的系統性設計,將推動人工智能從技術創新向產業賦能跨越,為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注入新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