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這塊地方真是個火藥桶!
好不容易兩天前,在特朗普的推動下伊朗和以色列達成“全面停火”,結果沒過幾個小時,以色列又朝著德黑蘭開炮了。
這下可把特朗普氣的直跳腳,罕見的對著盟友翻臉,痛批內亞尼亞胡亂來,更耐人尋味的是,伊朗這時候沒急著反擊以色列,反而是派人火速趕到北京和中國談事。
那么伊朗究竟在打什么算盤?他們又準備和中國談什么呢?
6月24日特朗普信心滿滿地宣布伊朗和以色列“全面停火”,他還在社交媒體上把步驟寫得清清楚楚,伊朗先停火,12小時后以色列跟進,24小時后戰爭正式結束。
他甚至不忘叮囑雙方保持和平與尊重,好像自己真是中東和平的救世主。
以色列總理辦公室趕緊表態,同意不再對伊朗發動進一步打擊,特朗普還順手夸了內塔尼亞胡一句“實現所有戰爭目標”。
一時間全球媒體都松了口氣,以為中東這回真能消停會兒,可這停火協議沒過幾個小時,以色列就跳出來說伊朗又朝他們扔了導彈,還炸傷了平民。
伊朗那邊急忙喊冤,外交部發言人信誓旦旦地說,導彈是停火協議生效前發射的壓根沒違約。
可以色列哪管這些?戰機立馬掛上炸彈,呼嘯著奔向德黑蘭,炸得伊朗首都夜空火光沖天,爆炸聲接連不斷,據說這次空襲還造成了伊朗多人死亡,場面慘不忍睹。
先說以色列,內塔尼亞胡這老狐貍,在國內正被腐敗丑聞纏得焦頭爛額,老百姓對他的怨氣越來越大,政敵也盯著他的位子虎視眈眈。
這種時候外部沖突簡直是天賜的“保命符”,一場對外戰爭,能把國內的注意力從丑聞上挪開,還能讓民眾團結起來支持他,畢竟誰不喜歡一個“強硬”的領袖呢?
更何況以色列這個國家,天生就有種“安全焦慮癥”,國土小,周圍全是強鄰,稍微示弱可能就被敵人抓住把柄。
所以他們的邏輯很簡單,與其等著挨打,不如先下手為強,這次空襲德黑蘭,除了報復伊朗的導彈,更多是想告訴所有人:別惹我,我隨時能掀桌子。
但以色列也不是鐵板一塊,12天的沖突,每天燒掉3億美元,鐵穹防空系統的導彈庫存都快見底了。
經濟和國防都吃不消,再打下去,怕是自己先垮了,所以表面上強硬,內塔尼亞胡心里也清楚,停火是必須的,至少得喘口氣,補補庫存,安撫國內怨聲載道的民眾。
再說特朗普,本來還沉浸在“和平締造者”的美夢里,覺得自己搞了個“亞伯拉罕協議”2.0版,結果停火協議剛簽就破,他氣得差點把電話捏碎。
據說他直接打電話給內塔尼亞胡,吼著讓他“把飛行員叫回來”,這可是破天荒頭一回,特朗普沒站在以色列這邊,反而公開痛批自己的鐵桿盟友。
特朗普真在乎中東和平嗎?別逗了!
他最在乎的,是自己的總統連任,美軍航母在中東每天燒好幾億美元,士兵的命還懸在刀尖上,稍不留神就被拖進全面戰爭的泥潭。
這對特朗普來說,都是競選路上的“負資產”,他費盡心思搭的和平戲臺,被以色列一顆炸彈炸得稀巴爛,面子丟盡不說,選民還可能覺得他沒本事。
結果以色列還真就“聽話”地炸了德黑蘭郊外一個雷達站,沖突暫時消停,這哪是調停?分明是給雙方找個臺階下,保住自己的競選形象。
伊朗這邊算是被這場沖突徹底澆醒了,他們意識到,光靠自己硬扛,根本玩不轉中東這局棋。
于是6月23日,伊朗新任駐華大使法茲里火速來華履新,上任前就放話,希望國際社會幫著阻止以色列的攻擊,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
到了北京,他直接跟中國提了三件事,話說得客氣,但內核很直接:
首先就是感謝中國的公正,伊朗特別提到,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緊急會議上,強烈譴責美國襲擊伊朗核設施,稱中國是“黑暗時刻的真正盟友”。
這話聽著挺煽情,但其實是伊朗在拉近乎,希望中國繼續站他們這邊。
然后就是請中國幫忙降溫,伊朗對特朗普的停火協議壓根不信任,覺得這事得靠中國出面推動,才能有個可持續的和平。
最后呼吁維護國際正義,伊朗直言,美國的霸權行徑得有人管管,期待中國在中東重建秩序時多出力。
伊朗為什么這么看重中國?一來中國在俄烏沖突里一直不站隊、不拱火,擺出一副“勸和促談”的理性姿態,讓伊朗覺得靠譜。
二來中國在聯合國反復強調“軍事對抗沒出路,對話才是活路”,這跟伊朗現在的處境不謀而合,他們相信,中國既有能力、也有意愿,給中東這潭渾水帶來點平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