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mym1323
硬皮病是一種以皮膚纖維化、硬化萎縮為特征的結締組織疾病,中醫將其歸為"皮痹"范疇。李俊才醫生指出,該病的核心病機在于陽虛寒凝、瘀血阻絡。
通過溫陽散寒、化瘀通絡的治療原則,臨床常能取得顯著效果。以下結合一則典型病例,詳解中醫辨證施治的思路。
中醫認為,陽氣具有溫煦推動作用。當素體陽虛、寒邪侵襲或情志不暢導致陽氣不足時,寒凝血瘀,肌膚失養,便會引發皮膚硬化。
李俊才醫生強調,無論脾腎陽虛、寒凝血瘀或痰濕阻滯等證型,"溫陽氣"始終是治療關鍵。唯有陽氣溫通,皮膚方能恢復柔韌。
典型病例:
一位38歲女性患者,皮膚硬化、緊繃反復發作4年,西藥療效不佳。
初診時可見:雙手皮膚緊繃發亮,手指遇冷變白變紫,關節活動受限;舌淡紫有瘀斑,苔白滑,脈沉緊;
辨證:陽虛寒凝型皮痹,瘀血阻絡明顯。
李醫生擬方如下:
溫陽散寒:附子、肉桂、干姜溫補脾腎,驅散寒邪;
活血化瘀:當歸、川芎、雞血藤活血通絡,改善微循環;
健脾益氣:黃芪、白術補益中氣,助陽氣生發;
補腎強筋:桑寄生、杜仲溫補腎陽,強壯筋骨;
溫經通絡:桂枝、細辛通達四肢,緩解關節僵硬。
療效:
首月:皮膚緊繃感減輕,雷諾現象改善;
三月:關節活動度增加,皮膚彈性好轉;
鞏固期:日常生活基本恢復,僅遇冷時稍感不適。
治療關鍵點:
辨證精準:抓住"舌紫脈緊"等寒瘀特征,針對性用藥;
溫通并用:在溫補同時注重活血通絡,提升療效;
調攝結合:囑患者注意保暖、適度活動,鞏固治療效果。
此案例印證了中醫"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的理論。李俊才醫生提醒,硬皮病病情復雜,需個體化辨證。若出現類似癥狀,建議盡早就診,通過系統調理恢復陽氣功能。
(注:本文僅供參考,具體用藥需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使用,切勿自行套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