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谷 建
相聲演員
相聲演員說相聲,無非是逗觀眾一個開心。但是好的相聲,總能讓人在開心之后有所頓悟,有所釋懷,或者有所關注。如同一篇好的文章,除了布局謀篇讓人稱道之外,人們更關注的是它的意境、意趣抑或思想價值。這時,會有幾個句子或者幾個段落凸顯出來,讓人印象深刻,要么過目不忘,要么反復咀嚼后徹底鎖進記憶。郭德綱的很多相聲就具備這個功能,單說他的這句"我是中國相聲界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和后來的"我是著名的非著名相聲演員",就能讓一些人臉紅。
不知從何時何地開始,一些人總喜歡往自己的腦門上貼個"著名"的標簽。這"著名"大概就是很有名氣的意思吧。一些所謂的書畫家,整日奔波于各種社交場合,不是吃請就是請吃,吃累了喝暈了,就大搞個書畫展覽,請來各路人馬為自己吆喝助陣。若有重量級領導或者明星大腕蒞臨,就立即湊上去合個影,然后讓這些照片及時走進自己畫冊的顯著位置。于是,那些長年掛著沒人看的書畫作品,瞬時便"升值"了,書法家、畫家也都紛紛變得"著名"了。倘這招不好使,有些有市場經濟頭腦的學者或
可這個世界也奇怪。真正"著名"的人,從來都是別人貼過來的標簽,自己還無法拒絕,一不小心就"著名"起來了。而那些天天想著要"著名"的人,自己說自己"著名",自己策劃自己"著名",自己逼迫自己"著名",卻依舊難以"著名"起來。怎么辦呢?干脆狠狠心,放一大招,貶名人,抬自己。有些人就開始貶低領袖毛澤東,貶低大文豪魯迅,斷章取義,東拉西扯,標"新"立"異",終于也讓自己"著名"起來了﹣﹣只不過,這樣的"著名",是臭名昭著也。也有些人干脆委身于"著名"的人,甚至賣身高官、權貴,極盡阿諛奉承溜須拍馬之能事,甘做奴仆和小妾,出賣靈魂,玷污人格。
顏氏家訓有言:"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然觀今日一些人種種"著名"事,顏氏亦當汗顏矣。
敢于像郭德綱那樣勇敢地說出自己是"非著名"相聲演員,至少可以袒露出一份自信的真誠。雖然還沒有"著名",但我敢于承認現實,正視現實。只有敢于直面現實無所畏懼的人,才有可能最終由"非著名"變成"著名"。至于郭德綱開玩笑說自己是"著名"的"非著名"相聲演員,更是道出了"著名"與"非著名"之間的辯證關系:直面現實,不懈努力,"非著名"終會變成"著名"。而"著名"之后不忘本色,仍需牢記自己"非著名"之身,"著名"是別人所貼的標簽。
郭德綱雖然在"著名"之后因言行不當曾惹出了一些麻煩,也引起了很多爭議,但究其在相聲領域數十年如一的艱苦探索和努力創新,最終成為"著名"的"非著名"相聲演員,這一點還是值得那些"非著名"的"著名"學者、"著名"作家、"著名"書畫家、"著名"詩人、"著名"歌手們好好學習,認真反思了。
——文章轉自2016年7月《雜文月刊》
( 作者:散文家、雜文家、評論家。著有雜文集《生命的本真》,多篇作品在全國、全軍獲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