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女投靠:讓親情不再遙遠
未成年子女的常規投靠路徑最為常見。外省市人員與上海戶籍居民生育的子女,若上海戶籍方戶口登記滿5年,未成年子女可直接投靠落戶。即使是父母一方因離世或判刑失去戶口,只要孩子出生后一直在上海生活,也可通過祖父母或親屬住所實現落戶。
特殊家庭背景的綠色通道為特定群體開啟:
支內、知青家庭:返滬人員可讓25周歲以下、未婚未育且無業的子女或孫輩投靠;
重組家庭:繼父母對子女擁有撫養權滿5年且共同在滬居住滿5年,子女可隨遷落戶;
收養子女:支內知青返滬前依法收養的子女,滿足共同生活、年齡等條件也可落戶。
材料清單精簡參考:
父母戶口簿、身份證
子女出生證明
婚姻狀況證明(離婚需撫養權文件)
上海房產證明
二、夫妻投靠:十年堅守換一紙歸屬
常規夫妻投靠需要跨越雙重時間門檻:婚姻關系滿10年,且上海戶籍方戶口登記滿10年,申請人需年滿35周歲。若配偶是婚后取得上海戶口,十年婚齡需從其落戶后重新計算。
特殊群體政策傾斜縮短了等待時間:
少數民族、華僑家庭:婚齡及上海戶籍年限縮短至7年;
殘疾配偶:只需結婚滿5年,無年齡限制;
支內、知青家庭:本人或子女與上海居民結婚滿5年即可落戶。
特殊婚姻狀況的處理:
上海配偶離世后,外地配偶未再婚且本地無子女,可投靠已有上海戶籍的未成年子女;
再婚家庭:婚齡從最后一次結婚登記時間起算,需提供完整離婚證明。
三、老人投靠:落葉歸根的歸途
老人投靠的核心條件圍繞“上海原戶籍”展開:
適用對象:僅限原上海戶籍的支內、知青或外遷人員及其配偶;(因其他原因去外省市工作的人員(即上海市“外遷人員”)及其配偶)
年齡要求:需達退休年齡(男60周歲/女55周歲)并享受社保待遇;
子女要求:子女需擁有上海戶籍或本地親屬提供合法住所。
不同家庭結構的落戶方案:
夫妻雙外遷:可投靠子女、兄弟姐妹或自有房產;
單方外遷+外地配偶:結婚滿10年可共同投靠;
單身老人:無子女的可投靠父母或兄弟姐妹。
三類投靠核心條件對比表
四、關鍵紅線
戶籍性質限制:
被投靠方必須是家庭戶,集體戶口不具備投靠資格;
夫妻投靠僅適用農業戶口、無業或退休人員。
住房新規:
2023年8月起取消“人均住房面積不低于困難標準”的規定,減輕住房壓力。
誠信底線:
造假零容忍:隱瞞事實或材料作假將注銷戶口,納入個人誠信黑名單;
需獲得所有房產產權人書面同意
補充說明
“支內、知青等外遷人員”定義:原上海戶籍,經組織動員分配支援外地建設(如支內、支邊、知青)。即使個人無法提供證明,只要其子女已憑此身份回滬,本人可視為該類人員。
“外省市未就業”界定:指在戶籍地從未就業,或與戶籍地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已滿5年。
“合法住所”范圍:指具有《上海市房地產權證》、《房屋所有權證》、《租用公有住房憑證》或經備案的房屋租賃合同等法定憑證的住所。(注:根據現行規定補充了經備案的租賃住房)
申請核心原則:必須征得上海被投靠人同意。有多個可選地址時,優先落戶于本人經常居住的合法住所。存在特殊困難(如家庭矛盾),經核實可在本人/親屬的合法住所落戶。
隨遷便利:主申請人落戶獲批時,其與被投靠人在滬共同生育的未成年子女可一并隨遷。
夫妻投靠適用對象:僅限外省市配偶為農業戶口、非農業無業人員,或達到退休/規定年齡(男60/女55)者。
集體戶口限制:上海集體戶口人員不適用此投靠落戶政策。
住房面積限制取消:已停止執行投靠落戶需滿足家庭人均住房面積不低于困難標準的規定。
誠信申報紅線:嚴禁隱瞞造假!一經發現,戶口將予注銷并退回原籍,依法追責,相關信息納入本市社會信用體系。
政策依據:
關于修改《上海市公安局關于執行本市投靠類戶口遷移政策的若干規定》的決定滬公行規〔2023〕4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