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7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頒布施行五周年。為全面總結法治成果、凝聚社會共識,貴州省社區矯正管理局、貴州省法治宣傳中心策劃推出“「矯」行路上見真章”系列報道,生動展現《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實施五周年以來,全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在社區矯正對象日常監督管理、教育幫扶等工作中形成的經驗做法,以及在預防和減少重新犯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方面取得的亮點成效。
凱里市司法局創新舉措
助推社區矯正工作提質增效
“四年的矯正期限中,讓我深切體會到了,剛進司法所看到墻上的‘教育、感化、挽救’這幾個字的深刻含義。司法所不僅幫我找到了工作,解決了經濟困難,還在我被判刑后最迷惘、彷徨的時期,對我悉心教導與幫扶,讓我感覺到我并沒有被放棄?!苯衲?月,凱里市司法局白午司法所社區矯正對象羅某某在解除矯正后,為司法所送來錦旗時說道。
羅某某的真摯感言,正是凱里市司法局扎實開展社區矯正工作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凱里市司法局聚焦法治教育、行為教育、心理教育三大核心,創新打造 “三心教育” 工作體系,在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督管理與教育幫扶上持續發力,推動矯正工作朝著規范化、精細化、人性化方向大步邁進,為基層社會治理效能提升貢獻法治力量。
在法治教育方面,凱里市司法局嚴格落實社區矯正對象集中學習制度,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等法律法規為根基,結合典型案例深度剖析,扎實開展法治專題教育。依托 “黃絲帶幫教” 基地,積極組織開展國風文學、道路交通安全等特色課堂活動,真正做到 “寓教于心、育教于行”,有效提升矯正對象的法治觀念與綜合素養。同時,充分利用 “線上 + 線下” 雙平臺,通過微信群定期推送法律解讀、普法短視頻,實現 “指尖學法”,填補法律認知空白,筑牢矯正對象“守法心”。
行為教育上,凱里市司法局深化“社矯 + 公益” 實踐模式,將公益活動深度融入矯正教育全過程。組織矯正對象參與環境衛生整治、巡河護林、森林防火、普法宣傳、夜間治安巡邏等公益活動。如開懷司法所組織社區矯正對象開展護河公益活動,參與清理河道垃圾、巡護勸阻非法捕撈、宣傳禁漁政策等;白午司法所組織社區矯正對象參與夜間聯防聯控巡邏、參加植樹節種植樹木、參與普法宣傳;萬潮司法所組織全體社區矯正對象成立“森林防火巡查小隊”參與清理可燃物、巡查火源等。在一次次的公益活動實踐中,引導其在服務社會中涵養公益心,錘煉品格,重塑個人價值,逐步修復社會關系,增強集體意識與社會責任感,實現從 “被動管理” 到 “主動融入” 的積極轉變。
在心理教育方面,凱里市司法局建立 “走訪 + 幫扶 + 干預” 三位一體心理支持機制。每月堅持實地走訪,與矯正對象及其家屬深入交流,實時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與生活需求。針對情緒波動大、行為較異常、家庭有矛盾、經濟有糾紛的矯正對象,立即啟動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此外,積極聯合社會力量,為生活困難對象提供就業指導、臨時救助等幫扶,助力矯正對象重塑自信心。推動社區矯正工作從 “管得住”向 “矯得好”跨越。今年5月8日,凱里市司法局聯合凱里監獄開展了關愛未成年人“護苗行動”走訪慰問,聚焦7戶社區矯正對象的7名未成年子女,深入了解孩子們的生活、學習及心理狀況,為他們送去慰問金及書包文具等學習用品,同時,向家屬普及社區矯正法規,強調家庭支持對矯正對象改造和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凱里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凱里市司法局將持續完善 “三心教育” 體系,加大教育幫扶力度,不斷深化教育幫扶成效,為社區矯正對象順利融入社會、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筑牢堅實保障。
編輯 劉麗梅
通訊員 匡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