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官宣重大好消息,福建艦“全甲板放飛”,電磁彈射立下大功!
近日,央視《礪劍》欄目的一則報道讓廣大軍迷們興奮不已,我國首艘電磁彈射型航母福建艦,已經完成“全甲板放飛”測試,這意味著福建艦離正式服役又近了一大步。作為全球首艘采用常規(guī)動力電磁彈射技術的航空母艦,福建艦的每一次進展,都牽動著大家的心。
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是全甲板放飛呢?它指的是在極端情況下,比如說在遭遇敵方打擊的情況下,在最短時間里,盡可能將所有的艦載機都放飛出去,對敵方目標發(fā)起飽和式打擊。這種戰(zhàn)術的好處就是能形成壓倒性的火力優(yōu)勢,讓敵人措手不及。
福建艦的甲板上涂裝了三十六個嶄新的停機位標記,這就是為全甲板放飛準備的。到時候,這么多艦載機一起起飛,那戰(zhàn)斗力可想而知。
要在極短的時間里面放飛這么多艦載機,那就不得不提福建艦的電磁彈射系統(tǒng)了。這個系統(tǒng)用電磁力直接推動艦載機,和傳統(tǒng)的蒸汽彈射比起來,至少有以下優(yōu)勢。
一是能量利用效率高,蒸汽彈射能量轉化效率一般只有4% 到6%,大量能量以蒸汽熱能等形式散失。而電磁彈射的能量轉化效率可達60%左右,能夠更高效地將電能轉化為艦載機的動能,對航母能源系統(tǒng)需求相對較低,也更有利于航母在長時間、高強度作戰(zhàn)狀態(tài)中保持能量供應穩(wěn)定性。
第二就是彈射推力控制精準,可以適配更多機型。而蒸汽彈射推力輸出很不均勻,啟動階段爆發(fā)力很強,但隨著活塞運動、氣缸容積變化等原因,到了后期,推力就迅速衰減,導致難以精準控制,也就很難適配重量差異大的艦載機,同時也很難彈射輕型無人機等小重量飛行器,因為這樣可能因加速度過大而損壞機體。
而電磁彈射可通過調節(jié)電流大小精確控制推力,使彈射過程中推力輸出平穩(wěn),可彈射重量從幾百公斤的無人機,到45噸左右的重型戰(zhàn)斗機,能更好地滿足航母搭載多種類型艦載機的需求。
還有一點很容易被忽視,但是在全甲板放飛情況下,這就是非常關鍵的,那就是準備時間短。蒸汽彈射需要提前較長時間燒開水,預熱蒸汽缸等設備,以確保蒸汽壓力穩(wěn)定。而電磁彈射從關閉狀態(tài)到待用狀態(tài),一般不到15分鐘,能更快響應作戰(zhàn)需求,在緊急情況下可更迅速地出動艦載機。
根據《礪劍》欄目透露的數據:目前福建艦單日最大艦載機起降架次可達270到300次,這種效率是非常驚人的,也就是說,在需要的時候,福建艦可以迅速形成攻擊波次,對敵人予以致命的打擊。
隨著福建艦的服役進入倒計時,中國海軍也即將正式進入三航母時代。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三艘航母將形成輪換體系,大大提升我國海軍的遠海護衛(wèi)能力和防衛(wèi)能力。到時候,無論是東海、南海還是其他海域,中國海軍都將擁有更強的存在感和影響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