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在圈內“爆火”,到關門大吉,廣東喊出“全天免費補胎”、“699元三包輪胎”等口號的一家輪胎店,只用了不到4個月的時間。
它的倒閉,再次印證了妄圖“卷死同行”的荒唐,價格不是唯一的競爭力,過度服務也換不來客戶的絕對忠誠,“累死自己”必然是標準結局。
道理固然如此,但置身于重重壓力下的汽后市場,更多老板感到的是艱難生存的悲涼。春節以來汽后產值和進場臺次連續3個月大幅下滑,較2024年同期減少近8%。
這意味著,利潤變薄,客戶變少,越來越多的門店開始在盈虧線上掙扎?!袄蛻簟币哺悠惹?,是寄希望于線上流量?或是著重轉化線下私域?門店需要簡單快速的動作,彼此間的傾軋也不可避免。
具體情況怎么樣?
01、線下活動常態化,但同質嚴重,車主難免煩厭
今年618似乎沒有往年熱鬧,無論是美妝數碼,還是服飾車品。最近各社交平臺的相關話題,總能引發大量用戶的贊同共鳴。
但在門店視角,618期間巨頭們的“降溫”,并不意味著自己的競爭壓力變小。就活動預算來說,往年618、雙11兩場大促活動的經費,均勻分攤到日常的大小活動中,總開銷甚至要增添不少。
觀察不難發現,近年來“有節必促”的風氣已經徹底蔓延至后市場。
新年、春節、五一、國慶,出行需求大增,門店做活動大促。端午、中秋,乃至驚蟄、夏至,與季節時令相關的空調清洗等項目也相當豐富,搭配維保套餐,車主的需求永遠能被及時滿足,且基本都有享受限時優惠的活動話術。
可以說,“天天618,夜夜雙11”,在日常高頻的活動推送下,車主們幾乎都已經“脫敏”,對門店優惠感知的閾值也在不斷提高。因體量和影響力不及大店連鎖,普通門店在活動設計上不僅要追平價格,亮點也需要來得更巧。
問題是,且不談營銷創意,從保養到快修項目的利潤已經降無可降。
修理廠頂著客戶減少產值下滑的壓力,能拿得出手的預算本就捉襟見肘?!安蛔龌顒拥人?,做活動虧死”,但在同行們的裹挾下,又都爭先推廣拉攏客戶。
站在車主視角,修理廠因焦慮而進行的活動推廣,正逐漸異化成為“騷擾”。
首先是話術太過老套。
門店起手在微信上發一句“在嗎”就沒了下文,車主禮貌詢問何事,收到的回復卻是廣告。姑且不談有沒有擊中車主的需求,車主的煩躁就已經溢出了屏幕。AC汽車整理了幾位車主的吐槽如下:
像吃了只蒼蠅,感覺被修理廠當成傻子戲耍,現在誰不忙啊,你還一句“在嗎”吊人胃口;
十幾年前就是這種“在嗎”的套路,2025年了還是一點長進都沒有,修理廠活該生意不行;
以前賣保健品的,就是用這種套路推銷,你猜怎么著?他們都倒閉了...
再者是套路太多。
車主同樣反感的是到店后的捆綁推銷,如享受保養優惠需在店內儲值等價金額,或保養用油量超出套餐范圍,需另補差價等。
AC汽車在調研中發現,當下車主因消費趨向保守,對廣告推銷的戾氣也變得更重。
如在某家以輪胎專長的門店,親眼目睹了車主因厭煩技師推銷產生的爭吵。原因是車主3個月前在店內做了保養,門店附贈了一次動平衡,這次到店只是為了更換車門密封條,技師卻因車主提到跑高速多,而再次推薦動平衡。車主認為門店有過度保養之嫌,情緒上頭惡語相向。
這在不少門店處也得到類似反饋,老板吐槽,“車主進店后就希望你閉嘴,老實做完項目就結束”,但這樣的狀態,與修理廠做活動的目標明顯相悖。
蘇州某家兼做二手車業務,自稱對做活動頗有心得的汽修老板表示,“大多數修理廠做不好活動,就是因為目的性太強,車主還沒到店,就把人家當成待宰的羔羊”。
該老板向AC汽車介紹了自己的經驗,即在社區周圍,發放一些“汽車義診”的傳單,主要面向與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們?!耙蝗艘粏巍?,車主帶老人和傳單到店,可以享受免費查車、補胎、添加玻璃水等服務。
與免費領雞蛋、免費口腔義診等類似,老年人通常對免費沒有太多抵抗力,車主帶老人的到店率通常較高。
而在到店后,門店可以適當借鑒保健品銷售的話術,“先夸人后推銷”,圍繞保養套餐或其他項目,提供一些實用贈品,將車主轉化為長期的客戶。
該老板表示這一方法屢試不爽,目前已把業務擴展到周邊村鎮,自己“情緒價值給的非常到位”,但本質仍然是“鄰里生意”,同樣的物力人力,效果卻明顯更好。
02、最不看好線上的修理廠們,開始付費“投流”了
汽修的根本在線下實體門店,最好的客源也來自線下熟人圈,因此相當比例的汽修店,對線上獲客并沒有太高的期待。
尤其是線上比價太過“赤裸”,培養出一批對價格極致敏感的車主。門店既賺不到錢,也指望不了其后續進店的粘性,因此對“流量”一次次的祛魅之后,汽修店甚至直接放棄了這部分“費力不討好”的生意。
但在今年,即使最“頑固”,最不看好線上的老板們,也開始松動觀念,研究付費“投流”了。
原因相當直接,過去幾年輪番的價格戰,已經使保養項目的利潤壓縮到了極致。再加上事故車等高毛利業務的大面積遇冷,門店項目基本進入“微利”狀態。
目前來看,連鎖們“199元全合成保養”等口號仍在轟炸,縱使汽修店們費盡口舌向車主解釋品質的差異,但項目“價格錨定”的效應日益顯著,車主們反而開始思考以往是不是花了太多冤枉錢。
再加上年輕車主越來越多,作為伴隨互聯網成長的一代人,對商業本質的理解有別樣的視角,普通汽修店難入其“法眼”。
最具代表性的思路,就是車主考慮到選擇連鎖或大店的維權成本更低,進而認為低價保養套餐可能品質略差,但總體可以信任。
相較之下,普通修理廠基于人情的信任滿是溢價,個人道德品質的含金量,遠不如完善明確的服務體系。這類觀點雖然武斷,但在車主群體中散播的尤為廣泛。
可以說,汽修店做“小而美”生意的愿望被打破。連鎖和大店們的擴張腳步不會停止,在新模式新理念的沖擊下,車主們也不會永遠“戀舊”,始終保持以往質樸的信任。
因此,生存壓力之下,拒絕線上的“頑固派”門店也開始動搖。且相較于線上推銷團購套餐的利潤,更看重的是接觸車主,補充“新鮮血液”的機會。
AC汽車就付費投流問題,咨詢了多家規模各異的門店,得到的反饋如下:
投入成本最低的“云連鎖”,效果主要看品牌運營團隊的技術能力。通常情況下,門店在1~2個月之后開始獲得有效訂單,在評分等指標保持較好的情況下,后續通常能有進一步的增長。
“云連鎖”更適合貼膜輕改類業務,洗美套餐設計出色的話也有不錯的效果。油液、輪胎類更倚重品牌本身,或側重與區域連鎖大店合作,集中需求密集推廣。
門店自行投流通常比較困難,即使做本地推廣,人群特征、曝光時間段等選擇有很大不確定因素,例如假期、熱點事件傳播等,都會對最終效益造成影響。平臺算法也存在一定局限,建議“加投”的內容,有時“吸睛”但轉化困難。
部分在“云連鎖”上受益的門店,也在考慮“輕加盟”等合作模式的可能性。
一位山東老板表示,某家以“199元保養”而知名的連鎖品牌,業務人員的觀點很實在:“加入起碼可以讓門店不倒,還有活干,想發展的更好還靠老板自己,得熬過當前階段”。
而湖南一位嘗試直播的老板更是直言不諱,“很多品牌都有直播獎勵,我自己播沒人看,和他們一起播,起碼有點返現獎勵”。至于最終效果,“總不能比現在更差吧”。
縱使對行業變化有所預料,但今年春節過后,維保訂單快速消化,車主需求后繼無力的艱難現狀,仍然挑動著門店緊繃的神經。
批判廣東輪胎店“損人不利己”內卷的同時,越來越多的老板,轉而思考門店的前景:
現在尚可,以后會不會也到被淘汰的邊緣?
如果到了那一天,是不是真的無力回天?
現在跟風做活動,搞“云連鎖”,是不是也算內卷?
總有拉不到客戶的門店,他們該如何轉型或退出行業?
沒有人愿意承認自己是失敗者,但可以確定的是,緊繃的弦總會有斷掉的一天。
開頭提到的廣東輪胎店,周邊商戶指出,它不僅擠垮了附近包括修理店在內的多家門店,還利用長賬期的行業潛規則,欠下多家供應商的貨款,供應商反過來給周邊正常門店施壓,又使得幾家門店的資金鏈瀕臨斷裂...
所以,一邊是正常的“拉客戶”,一邊是不健康的內卷,我們應該如何警惕自省,防止經營的天平失衡異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