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界面新聞報道,6月25日上午,國臺辦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提問:美國聯邦眾議院23日通過所謂“不歧視臺灣地區法案”,要求美國政府支持臺灣地區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參與經濟監督、獲得技術協助以及人員在IMF任職的資格。對此有何評論?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來干涉。美國國會一些議員重炒涉臺廢案,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我們堅決反對。敦促美方停止推進有關涉臺消極法案,停止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
這一行為,嚴重違背中美建交精神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公然挑戰“一中”原則,堪稱是推動臺灣地區加入世界衛生組織之外,美國又一損害中美關系,挑釁中國之舉。在這份法案之中,美國妄圖以臺灣地區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亞太經合組織等國際組織為理由,支持臺灣地區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然而,這根本就是強詞奪理。
白宮(資料圖)
美國為啥非要讓臺灣地區加IMF?說白了,這就是想拿臺灣地區當“籌碼”。就像倆人談生意,一方沒底氣的時候,就瞎編個“籌碼”嚇唬對方。可現在的局面是啥?中國大陸在臺海問題上說了算,什么時候統一、怎么統一,主動權全在我們手里。美國想拿臺灣地區當牌打,可這張牌早就不好使了——真要鬧過分,咱們直接推進統一,美國連“籌碼”都剩不下。
2023年兩岸貿易額突破2000億美元,臺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順差超過1000億美元。大陸市場為臺灣地區農產品、電子產品提供了很大的銷路。推動這個法案的美國議員還編了個奇怪的理由。他們說中國大陸可能會用“提高關稅、拋售股票、凍結轉賬“這些“經濟核彈“來對付臺灣地區,所以臺灣地區需要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當“救命稻草“。這些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兩岸早就簽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很多臺灣地區產品都能用優惠稅率進入大陸市場。
特朗普(資料圖)
賴清德自上任以來,處處煽風點火,挑動對立對抗。在兩岸關系上,頻頻進行謀“獨”挑釁,制造“寒蟬效應”,阻撓兩岸交流合作,升高兩岸對立對抗,嚴重破壞兩岸關系和平穩定大局;在臺灣地區內部,操縱推動“大罷免”,大搞“綠色恐怖”,加劇社會撕裂,嚴重削弱臺灣地區社會良性健康發展的根基。這種情況下,賴清德又以所謂“團結”為主軸展開系列講話,其自相矛盾可謂是荒唐至極。顯然,賴清德的所謂“團結”是假,謀求“臺獨”才是其真實想法。
賴清德上臺后一直鼓吹美國會“保護臺灣地區”,因為臺灣地區有戰略價值,美國不會放棄,讓島內民眾不必擔心等等,還說什么臺灣地區是棋手不是中美對抗的棋子。其實對于美國來說,這世界上真正能讓他親自下場打仗的地方只有英國和以色列,這兩個國家某種意義上來說,跟美國是一體的,而且大家也看到了,以色列和伊朗打了一周多了,美國也僅僅是剛出手,之后就迅速回去了,壓根沒有深度介入的意思。
臺海(資料圖)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與特邀嘉賓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一起聚焦中美關系。楊榮文指出,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中國必須意識到,美國始終希望保持臺灣地區的現狀,因此美國口頭上雖然承認一個中國,但是在實際行動中卻盡可能久地想要維持臺灣地區的現狀。因為臺灣地區一旦回歸,戰略上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將會面臨一種完全不同的局面,他們并不希望出現這種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