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哪有這么“愚忠”的品牌粉絲?”
6月27日,小米汽車YU7上市,3分鐘大定20萬臺,1小時突破28.9萬臺,創下了全球車企銷售紀錄。
這數字一出汽車圈炸了鍋,網友直呼“小米牛逼”,連手機圈的流量打法都搬到了汽車行業,然而東風日產三電和動力開發負責人黃照昆卻直接潑了盆冷水。
他在社交媒體上直言:這種訂單量意味著用戶得等一年以上才能提車,世界上哪有這么愚忠的品牌粉絲?還說這是“群體降智”的體現!
先來看看小米YU7的戰績,6月26日晚,小米YU7正式發布,推出了三款車型:標準版25.35萬元,Pro版27.99萬元,Max版32.99萬元。
價格一公布,性價比直接拉滿,5000元的定金政策更是靈活——7天內可退,7天后自動鎖單。
結果3分鐘內大定突破20萬臺,1小時沖到28.9萬臺,這速度,堪稱汽車界的“秒殺”。
汽車博主朱玉龍都看呆了,直言汽車圈從沒見過這種“創造世界歷史”的數據,感嘆手機圈的品牌+流量打法徹底征服了市場。
小米此次發布會還展露了 “人車家全生態” 的野心,公布了首批合作伙伴:比亞迪、廣汽豐田、鄭州日產。
這陣容一出等于告訴大家,小米不只是造車,還想打造一個智能生態圈,網上甚至還流傳出一份“軍令狀”,稱小米內部目標是首銷72小時鎖單40臺。
雖然這數字跟實際訂單比差了十萬八千里,但也側面反映了小米對YU7的信心,然而這場狂歡背后也有著不少爭議。
黃照昆是誰?他是東風日產三電和動力開發負責人,業內資深人士。
他的評論毫不客氣,直指小米YU7的20萬訂單背后是“用戶要等一年以上才能提車”。
他還拋出了一句狠話:“任何國家都沒有這種愚忠的品牌粉絲。”這話聽著刺耳,卻點出了一個現實問題:汽車不是手機,訂單多不代表能快速交付。
黃照昆還引用了“群體會降低智慧”的觀點,認為小米用手機行業的營銷套路拉動情緒,掩蓋了汽車供應鏈的復雜性。
這話一出網上炸開了鍋,支持黃照昆的認為,他說出了傳統車企的心聲:汽車生產涉及數千個零部件,供應鏈擴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小米這波“饑餓營銷”雖然吸睛,但交付壓力可能讓消費者失望。
反對者則覺得,黃照昆酸味太重,小米的成功是品牌實力的體現,粉絲愿意等車,說明人家有魅力,傳統車企學不會就別眼紅。
值得注意的是,黃照昆的這條評論后來被刪除,最新動態停留在6月26日晚。
有人猜測他可能迫于壓力刪帖,也有人認為他是想低調處理爭議,不管怎樣,這話都已經讓網友們抄的天翻地覆。
黃照昆的身份讓這件事更有意思,他來自東風日產,而小米YU7的合作伙伴之一是鄭州日產。
這倆雖然都跟“日產”沾邊,但其實是兩碼事,東風日產是東風汽車和日產汽車各持股50%的合資企業,主打家用乘用車。
鄭州日產則是東風控股51%、日產占股29%的子公司,偏向商用車和越野車,兩家在股權、產品、渠道上相對獨立,但共享部分日產技術資源。
小米選擇與鄭州日產合作,顯示了其在汽車領域的戰略布局,鄭州日產的生產能力和東風的資源支持,能為小米YU7提供堅實的制造后盾。
但黃照昆的評論卻讓人感覺,東風日產對小米的“流量打法”似乎有些不屑,這種微妙的“合作與對立”關系,折射出傳統車企與新興品牌在理念上的碰撞。
小米YU7的熱銷,離不開其手機行業的成功經驗,首先是品牌效應,小米多年來積累了大量忠實粉絲,這些“米粉”對小米的產品有種近乎宗教般的信任。
其次是營銷策略,3分鐘20萬臺的噱頭,配合“人車家全生態”的概念,成功點燃了消費者的熱情。
再加上靈活的定金政策和相對親民的價格,消費者很容易被“秒殺”心態驅使下單,但黃照昆的質疑并非空穴來風。
汽車生產不像手機,供應鏈復雜程度高出幾個量級,從芯片到電池,從車身到座椅,數千個零部件需要同步協調。
20萬臺訂單聽起來很美,但實際交付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久,如果小米不能快速擴產,消費者的耐心可能會被消磨殆盡。
更嚴重的是,一旦交付周期過長,或者車輛質量出現問題,品牌信任度可能受損,此外小米的“流量打法”雖然短期內效果驚人,但長期來看,汽車行業的競爭核心還是產品力。
YU7的性能、質量、售后服務能否經得住市場考驗,才是決定小米能否站穩腳跟的關鍵。
小米YU7的3分鐘20萬臺訂單,是一場現象級的商業狂歡,它展示了小米品牌的影響力,也暴露了汽車行業的新舊交鋒。
黃照昆的“炮轟 ”雖然語氣尖銳,卻點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消費者的熱情,能否轉化為長期的信任?
小米能否用實際行動證明,YU7不僅僅是營銷的勝利,更是產品的成功?
對于傳統車企來說,小米的崛起是警鐘也是機遇,學著點人家的營銷創意,未嘗不是件好事。
但歸根結底,汽車行業的競爭,還是要回歸到產品本身,未來誰能平衡好品牌、流量和品質,誰就能在這場變革中笑到最后。
你覺得呢?小米YU7是真牛還是純營銷?你會為它下單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