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踩泥濘,依然仰望星空”。2025年6月25日北京西單圖書大廈,知名公益人陳行甲新書簽售會,陳行甲攜帶《在峽江的轉彎處:陳行甲人生筆記》簽售,發生一個感人故事。
來了一位特別讀者,一位來自河南濮陽縣的60歲大叔,穿著樸素,背著帆布包,憨厚的臉上,皺紋寫滿了他的人生,露出慈祥的笑容又略帶幾分羞澀,你要知道來參加陳行甲簽售會的讀者都是一些企業家,專家,文學藝術類讀者,學歷都是比較高的人,然而這位60歲大叔在人群中穿著相貌顯得格格不入,典型的農民工大叔。
陳行甲簽售會主持人問到這位60歲大叔,說自己是陳行甲老師讀者,沒見過他本人,對他的事跡有一些了解,之前也來過幾次這家書店,今天就站到了偶像作家陳老師面前,但是這位大叔可能還不知道面前就是陳老師。
主持人跟這位大叔聊天得知:60歲大叔在工地干活,主要是從事職業是鋼筋工和水泥搬運,自己只有初中學歷,主持人聽了他的工作經歷,非常感動,主持人對這位大叔說,今天我就給你行使特權開綠色通道,讓你先簽收,企業家讀者們都往后靠一靠。
陳行甲老師認真給這位60歲大叔寫下簽售祝福寄語,當問到大叔叫什么名字(大叔還掏出身份證證明自己),看來這位大叔真是自發來陳老師簽售會,陳老師在書的最后空白頁留下自己電話,陳行甲老師再三叮囑大叔,老哥你一定記得給我發信息,你一定要給我打電話。
還另外還多送了一本書給大叔,送了酸梅湯,陳行甲老師給大叔握手擁抱,表示感謝。
網友評價陳行甲的擁抱:(行走的初心,說話的使命。雖然這個時代還無法消滅身份和階層,但陳行甲的擁抱,是在用真誠、溫情和愛努力填平這道鴻溝,哪怕如同一粒沙投入海洋。這,就是人格的魅力,精神的涅槃,靈魂的高貴,信仰的力量)。
簽售會結束,6月26日1點20分凌晨陳行甲收到人民日報出版社編輯煒煜發過來的視頻,陳行甲老師說,正是因為這位大叔,是對他寫書生涯最大的褒獎,他想起一句話,(這片士地上的人和事是無窮無盡的…),陳行甲說:
最大遺憾是把自己電話留給了這位大叔,可是忘記把大叔電話留下,一直期待大叔給他打電話,希望大叔翻到書的最后一頁給他打電話。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有些人哪怕學歷再高,走入社會之后,就停止了學習,不接受新知識,有些人哪怕學歷再低,堅持一輩子學習,也可以實現自己夢想。
在河南中原大地上,這片千年歷史文化后土,作為高考大省,學習是非常內卷的,所以60歲大叔堅持學習,你又有什么不努力看書呢?
陳行甲這次新書《在峽江的轉彎處:陳行甲人生筆記》,正是他之前在湖北恩施土家族巴東縣任職縣委書記時候經歷的人和事。
提起陳行甲,可能都聽說過他的一些故事,陳行甲,男,漢族,湖北省興山縣人,1971年1月生,1992年8月參加工作,陳行甲為知名公益人、作家,曾任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委書記,因為回復一些網友尖銳提問而走紅。
陳行甲在巴東任職的5年間,為了宣傳巴東旅游,親自在3000米的高空跳傘,還親自獻嗓錄唱MV,任巴東縣委書記時,出鏡演唱《巴東之戀》,然而網友期待他仕途生涯,希望全國的縣委書記都像陳行甲一樣親民,他去選擇裸辭,做起了公益事業。
這些年陳行甲做公益走遍祖國大江南北,邊遠地區,幫助過很多人。
經過媒體報道,陳行甲也聯系上了這位大叔,通話有20分鐘,新民周刊采訪陳行甲說:因為他讓我感到親近。在那樣的場合,他的出現,他的站立,他凝視我的眼神,都有一種未經雕琢的真誠。那種真誠像一面鏡子,能照見人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在那一刻,他不是一個被貼上“農民工”標簽的符號,我看到的,就是一個想讀書、愛讀書的人,一個純粹的人。我很想認識他這樣的朋友。
這位大叔之所以感動網友:很多人說,大叔臉上歲月皺紋像極了羅中立名畫中的《父親》你讀過陳行甲老師的書嗎?歡迎留言討論,關注我,每天分享不同的旅行世界。 #陳行甲喊話河南大叔快打電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