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惡多端的罪犯搖身一變成財政局局長?如此離奇炸裂的劇情,即便是劉慈欣也寫不出來,影視劇更是不敢這么拍。但,它就是如此真實而又詭異地發生了。
當“有期徒刑25年,罰金200萬元,追繳違法所得超兩千萬”的判決塵埃落定,山西省洪洞縣財政局原局長付雪海的荒誕人生,終于在法律的審判臺前露出了猙獰的全貌。
一個曾因盜竊、流氓罪三度入獄的累累惡行之人,竟能一路暢通無阻地躋身官場,甚至爬上掌管一縣財政大權的高位,這樣的現實劇情,顛覆性實在太強。
罪惡的開端:前科累累的“問題青年”
1981年,一紙判決書將17歲的付雪海釘在了“盜竊犯”的恥辱柱上,一年六個月的刑期,本應是他人生的轉折點,卻成了罪惡的起點。1983年,他因流氓罪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盡管1985年再審改判免于刑事處罰,但那段混亂的青春早已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記。1986年,北京順義縣法院再次因盜竊罪將其判處四年有期徒刑,三次牢獄之災,讓付雪海成了不折不扣的“慣犯”。
一個有如此劣跡的人,本該與公職隊伍絕緣。但是,1990年出獄后的付雪海,人生如同開了掛,出獄不到兩個月,他搖身一變成為侯村治保主任,同年10月更是順利入黨。這魔幻的劇情,讓人不禁發問:一個盜竊慣犯、流氓分子,究竟是如何通過入黨政審的?那些在他的入黨材料上簽字蓋章的人,難道對他的過往一無所知,還是選擇了集體失明?
當然,這種荒誕只是開始的第一步。接下來,便是更為荒誕瘋狂的一幕。
荒誕的逆襲:從村治保主任到財政局局長
如果說付雪海進入體制是荒誕劇的序幕,那么他此后的官場升遷之路,則堪稱一部現實版的“逆襲神話”。2007年,時年43歲(按實際年齡)的付雪海以科員身份進入曲亭鎮政府,這個“大器晚成”的起點,卻成了他平步青云的跳板。短短八年時間,他從鄉鎮科員一路飆升至洪洞縣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后又執掌縣財政局,成為掌控一縣經濟命脈的“財神爺”。
其間,尤為滑稽的是,付雪海還擔任過一段時間的洪洞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隊長。一個數度入獄的慣犯,搖身一變成為縣城管執法的負責人,滿滿的諷刺意味。
在這個過程中,付雪海的年齡造假成了他蒙混過關的“護身符”。付雪海實際出生時間是1964年,但在其官方簡歷中,卻成了1972年,整整小了8歲。付雪海就是洪洞縣當地人,如此能“作”的一個人,在當地必然有相當的知名度,不信沒人不知道他的過去。
但這拙劣的造假手段,居然能一路通過層層審核,從鄉鎮到縣城,從基層到要害部門,竟無一人提出質疑,這背后暴露出的干部選拔任用機制漏洞,令人不寒而栗。
權力的墮落:暴力與貪腐的雙重奏
手握權力的付雪海,并沒有收斂曾經的暴戾與貪婪,反而將其發揮到了極致。1995年的那個冬夜,當村民田某因家庭糾紛上門求助時,迎接他的不是調解,而是付雪海從廁所房頂射來的子彈。這一槍,擊碎了田某的右腿,也擊碎了法治的尊嚴,重傷二級的鑒定結果,最終卻因付雪?!八歪t救治”而不了了之。2008年的強拆現場,付雪海手持鐵鍬,將阻攔拆遷的村民打得頭破血流,面對受害者的控訴,他竟囂張地宣稱“人不是我打的,愛咋咋地”,其跋扈之態,令人發指。
進入官場后,付雪海更是將權力異化為斂財工具。在住建局任職期間,他通過虛增工程款、虛報項目等手段,套取公共財物941萬余元;在房地產項目審批、工程發包等環節,他公然索賄受賄,金額高達1224萬余元。他甚至直接要求商人給妻子購買34萬元的奧迪轎車,分兩次向承包商索要800萬元現金,這種近乎明火執仗的貪腐行為,將公權力徹底變成了個人的提款機。
付雪海的所謂逆襲,從入黨政審到公務員招錄,從基層提拔到重要崗位任用,每一個環節都本應是阻擋問題干部的“防火墻”,但在付雪海這里,卻全部成了形同虛設的“紙糊門”。他的年齡造假、犯罪前科,在層層審核中竟如入無人之境,洪洞縣相關部門突然就失靈了。
在付雪海長達二十余年的官場生涯中,他的種種劣跡并非無人知曉。強拆現場的暴力行徑、明目張膽的索賄行為,在當地早已是公開的秘密,為何紀檢監察部門始終沒有介入調查?那些掌握著監督權力的人,是真的毫不知情,還是選擇了默許縱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