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紛爭不斷,都想在亂世中稱霸一方。在西邊,秦國逐漸崛起,而帶領秦國走上強大之路的關鍵人物,就是秦穆公任好。從公元前659年到公元前621年,他在位三十多年,用自己的智慧和胸襟,書寫了一段屬于秦國的傳奇。
秦穆公這人,最大的本事就是會用人。他重用百里奚、蹇叔、由余這些能人做謀臣,一心想著向東發展,擴大秦國的地盤。可東邊的晉國也不是吃素的,作為當時的強國,晉國就像一堵墻,擋在秦國向東擴張的路上。兩國為了利益,時不時就掐架,關系那叫一個錯綜復雜。
秦穆公在位第九年,晉國出亂子了。國君的倆兒子重耳和夷吾,為了保命逃到國外。夷吾想回國當國君,就派人找秦穆公幫忙,還拍著胸脯保證:“只要您助我上位,黃河以西的八座城池,雙手奉上!”秦穆公尋思這買賣劃算,派百里奚帶兵護送夷吾回國。誰能想到,夷吾一當上國君(史稱晉惠公),立馬翻臉不認人,不僅不割地,還把秦穆公的使者給殺了。大臣們氣得跳腳,嚷嚷著要出兵教訓晉國,可秦穆公卻擺擺手:時機未到,再等等。
沒多久,晉國鬧起了大饑荒,百姓餓得吃不上飯,國君沒辦法,厚著臉皮來秦國借糧食。秦國大臣們意見不一,有人說:“晉國背信棄義,正好趁他們虛弱,出兵滅了他們!”秦穆公轉頭問百里奚的看法,百里奚說了句實在話:“夷吾那小子得罪您,但晉國的老百姓沒犯錯啊!”秦穆公一拍大腿,就這么定了!秦國的車船滿載糧食,從國都一路排到晉國國都,送糧隊伍一眼望不到頭。這事兒傳開,大伙都夸秦穆公心眼好,有仁愛之心。
誰能料到,風水輪流轉。第二年,秦國也鬧饑荒了,秦穆公派人去晉國借糧,想著之前自己幫過晉國,怎么也能得到點回報。哪知道晉惠公夷吾壓根不講道義,和大臣一合計,竟然決定趁著秦國饑荒,發兵攻打!秦穆公氣得火冒三丈,親自披掛上陣,迎戰晉軍。
這年九月,秦晉兩軍在晉國邊境碰上了,一場大戰一觸即發。混戰中,晉惠公的戰馬不小心陷進泥沼,怎么也掙脫不出來。秦穆公瞅準機會,帶著手下就想沖過去活捉夷吾。可晉軍反應也快,很快包圍上來,秦穆公不僅沒抓到人,自己還受了傷,眼看就要交代在這兒。
千鈞一發之際,突然殺出來一支三百人的敢死隊。這些人不要命地沖進包圍圈,左砍右殺,不僅救出了秦穆公,還反手把晉惠公給活捉了!這戲劇性的反轉,讓戰局瞬間扭轉。說到這兒,就得提提這三百勇士的來歷。原來,之前秦穆公走失了一匹好馬,被國都附近的三百多個鄉下人逮住殺了吃肉。官府要嚴懲這些人,秦穆公卻大手一揮:“不能為了牲畜傷人性命!聽說吃馬肉不喝酒會生病,給他們送點酒去。”這三百人感動得不行,得知秦晉交戰,二話不說就自愿參軍。關鍵時刻,他們用命報答了秦穆公的恩情。
秦穆公抓了晉惠公,本想殺了祭天,可架不住各方求情。周天子派使者來說情,畢竟都是諸侯,得給點面子;更關鍵的是,秦穆公的夫人是晉惠公的姐姐,她穿著喪服,光著腳,哭著求秦穆公放人。秦穆公長嘆一聲:“罷了罷了,本以為抓了夷吾是件大好事,現在天子求情,夫人擔心,還是放了他吧。”晉惠公這下學乖了,乖乖獻出黃河以西的土地。經此一戰,秦國的疆土終于擴展到了黃河邊上,實力大增。
秦穆公的故事,講的不只是打打殺殺,更是一個國君的胸襟、謀略和眼光。他用自己的方式,為秦國后來的強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