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交、少交,又憑什么給你多領、多漲養老金?輕松列出反駁的三個理由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說不交、少交,又憑什么給你多領多漲養老金,一下子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眾說紛紜。
我國社會保險制度自建立以來,也是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時至今日已經形成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常態機制。
也就是說未來年輕人退休以后想要多領養老金,就要在年輕的時候多繳費和長繳費,這也是備受認可的一種繳費機制。
然后從這種繳費機制反推出來,不交少交,憑什么多領多長養老金是有問題的,因為有一些歷史原因在這里。我們可以輕松列出反駁他的三個理由:
01,視同繳費年限是沒有繳費
在1993年實施個人賬戶制度的社會保險方案之前,國家大多數都是全民所有制的國企,所以那時候工人地位都比較高,也享有退休之后的退休金。
而在那時候的政策是不需要個人繳納社保的,后來隨著國企的改革,很多人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下崗,自謀職業,而他們退休之前能夠提供出工作的人事檔案,那么是可以認定視同繳費工齡。
也就是說即便是他們沒有繳費,但是有政策顯現是符合當時的規定的,所以退休時給他們認定繳費年限。
當然還有一部分,比如說知青下鄉等一些特殊歷史原因,也認定了繳費年限,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視同繳費。
這類人沒交費,也能視同,也能多領多漲!
02,部分人想多交,交不上
現實中有很多人是想多交養老保險的,但是交不上的,分為兩類人:
第1類人是靈活就業人員
他們因為收入少,工作不穩定,收入不穩定,難以達到堅持繳納高額養老保險的這種經濟條件,所以經常少交或者斷交。
第2類人就是在一些私企民企工作的員工
企業老板為了減少人工成本,就給員工少交或者不交養老保險,造成他們雖然實際上工作了有年限,但是一查社保繳費年限,確實缺失了很多,養老金自然不高。
有人說,遇見這種工作可以不干呢?但在現實生活中找一份工作有多難,只有親歷者才知道。
所以與企業相比,參保者是處于相對被動的地位,沒有什么討價還價的資本,所以很多企業給員工交的最低甚至不交養老保險,他們也只能被動接受。
那這部分人其實應該多領、多漲,而不是一句說他們不交少交,就妄想多領養老金的,這對他們不公平。
03,機關事業單位人員沒有繳納
在2014年10月養老金并軌之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領取的退休金確實是由國家財政負擔,這個也是符合政策的,所以他們沒有繳費,領到了養老金,而且還比較高,這是很多人熱議的原因。
另外還有農民朋友,當年因為不同的原因,對于一些農保并沒有參保繳費,造成現在很多人沒有養老金。后來,有了新農保之后,對于城鄉居民養老金,有了覆蓋面更廣的一種照顧,現在幾乎是農村朋友都有養老金。
總而言之,養老金如今再也沒有不交就能多領到現象,無論是什么樣的群體,想要領取養老金必須得繳費,希望要多領多長,那就要多繳長繳。
大家覺得,不交、少交,又憑什么給你多領、多漲養老金?該如何反駁這句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