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會員也從來不跳片頭,蔣欣站在檔案架前,一排排卷宗突然變成迷宮,感覺埋了好多線索和彩蛋。”
優酷白夜劇場大劇《以法之名》開播以來,不僅平臺站內熱度超9500,登頂云合數據榜單,更在社交媒體上掀起“誰是鐵狼”的解謎熱潮。每句臺詞都另有所指,每個畫面都富有深意,令萬千網友紛紛上頭,化身細節狂魔逐幀分析,力求尋破局之法。
從首集開始就一直在反復出現的那片冰面,泛著瑩藍色的寒光,不管是鑿洞墜湖的喬振興,還是發現尸體的觀光游客,甚至前往調查的洪亮,都曾在這片掩蓋真相的堅冰上不斷打滑。北方網友看得直呼“這出溜滑打得不像演的!”南方網友則笑言“我們這邊湖不結冰,冬天想跳就跳了,不用費這勁。”這些橋段不知是導演特意設計,還是演員無意為之,都讓追劇觀眾感受到破案路上的踽踽獨行,“這條路,不好走啊……”
而評論區清一色的“高能預警”“不敢快進”“全員演技炸裂”等評價,讓人不禁好奇:這部嚴肅的檢察偵查劇,究竟如何在暑熱盛夏徹底點燃了觀眾的探案熱情?
《以法之名》最讓觀眾上頭的,莫過于它層層遞進、抽絲剝繭的劇情設計。編劇顯然深諳"反轉的藝術",每當觀眾以為真相大白時,新的線索就會出現打破原有認知。觀眾一邊追劇一邊反復自我懷疑:“看完第七集我以為自己智商150,看完第八集發現還是50……”這種被劇情"打臉"的體驗反而讓觀眾欲罷不能。
剛剛斬獲白玉蘭最佳女配的蔣欣,在本劇中一開始的人設并不討喜,隨著劇情深入,大家才逐漸get到“刀子嘴豆腐心”檢察官鄭雅萍的可愛與可敬。從處處和洪亮的針鋒相對,到用“激將法”讓洪亮不再消極犯慫,指導小組的正副組長終于坐到一起,對著賓館的鏡面你一筆我一劃,開始了對萬海案和張文菁翻供的合并偵查。當推理出最令人害怕的那個答案時,蔣欣唇際顫抖,甚至有些癱軟無力,一個簡單的收筆動作都被拍出了諜戰片的緊張感。
這種近乎偏執的細節追求,讓從事法律工作的觀眾直呼“太真實了”——沒有神化主角的“開掛”操作,每一個證據獲取都必須符合程序正義,每一步舉棋不定都盡顯角色心態轉變。有從業律師的博主發文感嘆:“中國也有自己的《辯護人》了,我現實中就碰到過辯護律師被抓了,然后律師又去給律師辯護的情況。”該博主現身說法,稱這幾年高發的職務犯罪案件,不少調查就是坑蒙騙加上威脅,只要完成了自己的KPI,完成了領導交代的任務,有了自己的政績,不管你是不是冤枉,只查有罪的事實,不查無罪的事實,甚至把無罪的事實隱藏起來,認罪認罰率才如此之高,“雖然還沒追完,但我覺得這劇很敢拍,拍得很好,非常有現實意義。”
兼具娛樂性和社會價值的創作理念,正是《以法之名》區別于普通爽劇的核心競爭力。它證明觀眾并非只愛甜寵玄幻,優質的現實主義作品同樣能贏得市場。網友總結:“這部劇就像精心熬制的老火靚湯,沒有科技的味道,但越品越有味。”在這個注意力稀缺的時代,能讓百萬觀眾同時放下手機專心追劇的作品,或許就是我們對“好內容”最好的定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