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爹,你兒子王尚榮當大官了,現在在西寧呢!”
“噗通”一聲,王光堯手里的魚掉到了盆子里,一個勁兒拍打尾巴,進行無謂的掙扎。但王光堯已經顧不得他的魚了,他馬上拉住來人的書包:“你說的是誰?是我的兒子嗎?”
之前兒子離家后便了無音訊,家里都很掛念他,沒想到……
追隨賀老總
王尚榮出生于1915年,是湖北石首人。他是家中的老大,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
他家不是什么有錢家庭,一家人靠父親賣魚、種地為生。他在六歲的那年被父親送到了私塾,不久后又去了小學讀書。
但小學沒讀完,他家就沒錢繼續供他了。父親幾次打魚沒有收獲,地里面的收成也不好,家里實在沒有閑錢供他讀書了。
而且當時他的弟弟妹妹也都大了,正是需要人看著的時候。他輟學之后,就在父親的安排下去當了學徒。
然而當學徒的日子不好過,老板不僅不讓他們吃飽飯,而且對他們動輒打罵。
老板還經常克扣他們的工錢,本來學徒的工錢就少,老板再一克扣,真的就是沒法生活了。但他們的年紀小,不管去哪兒都只能做學徒。
在當時的社會情況下,誰的日子都不好過。但在這種毫無希望的日子里,他捕捉到了一縷明亮的光,這縷光照亮了他的未來。
他認識到了什么是革命,也明白了只有革命,才能改變社會現狀,讓窮人能夠堂堂正正站起來,不需要對任何人卑躬屈膝。
在這種情況下,他有了投身革命的想法。他知道這注定是一條不好走的路,但他對此卻無怨無悔。
時間來到1930年,他回到石首縣擔任青工部部長。這年他才15歲,膽子卻非常大,根本不懼敵人的威脅,總是選擇最艱難的任務執行。
1931年的時候,賀老總帶著部隊路過石首,并在當地發起擴紅運動。他沒有想那么多,只是覺得自己一定要參軍。
只有參軍,他才能上戰場,才能將那些壓迫和剝削打垮。他已經16歲了,而且上過兩年學,是我軍最缺的那種人。
沒什么波折,他順利被部隊錄取了。可等到這個消息確定之后,他卻不知道該怎么和家里的人說。
他很清楚父母是愛自己的,正是因為他們愛自己,所以才不想讓自己參軍。
上戰場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稍有不慎就會丟掉自己的生命。
即便自己不是父母唯一的兒子,父母也不希望自己上戰場。
他們不明白他的理想和抱負,他們只希望一家人完完整整地在一起。不管多么艱難,只要一家人整整齊齊在一起,他們就能克服所有困難。
然而他卻知道,不是這樣的。
軍旅生涯
只有將所有壓在老百姓身上的大山推翻,人民才能過上真正的好日子。為了實現這個理想,他愿意付出自己的一切。
他回家告訴父母自己參軍之后,毫無疑問遭到了父母的斥責。父母不明白,為什么一向聽話的兒子,變得這么固執了。
為了不讓他和部隊離開,父母將他關在家里,還安排弟弟看著他。
但他真的想走,父母又怎么能攔得住他呢?就在部隊即將拔營的那天,他將弟弟支使出去,自己偷偷翻窗戶離開了家。
當時誰都沒想到,這次分別居然長達幾十年。
雖然他讀過一點書,但還是要從一個普通的小戰士做起。不過很快,他就被提拔成了青年干事,來到了團部工作。
團長看他識字,寫的字也不錯,直接將他調成了文書。不過他雖然成了文書,但最想要的還是上戰場打仗。
等到反圍剿開始之后,他向團長申請了很久,團長才讓他上戰場打仗。戰場是最好的磨煉場所,也是最快讓人成長的地方。
他打起仗來十分勇猛,總是不管不顧向前沖。這讓他立下了很多功勞,也讓他受了很多傷。
而他受傷最重的一次,應該是在長征的路上。
那是1935年,紅二方面軍正在過草地。然而敵人可不管他們在做什么,他們的目標就是我軍。
眼看敵人就要追上來了,為了保證大部隊的安全,他決定親自帶隊打阻擊。
沒想到這次的敵人異常殘忍,追著我軍就是不肯后退。在這場戰斗中,王尚榮親自上了戰場,但腹部不慎中彈。
還是警衛員冒著槍林彈雨,將他從戰場上背下來送到后方,才保住了他一條命。
按理說他傷這么重,是要被留在地方的。但他不愿意,寧愿拖著受傷的身體,也要跟著大部隊一起走。
他的精神讓賀老總很感動,最后賀老總給他批了一個擔架,讓他太累了可以歇一歇。靠著頑強的毅力,他最終跟著大部隊一起走到了延安。
衣錦還鄉
抗日戰爭中,他跟著賀老總一起抗擊日軍、保衛延安。好不容易等到日軍投降了,老蔣卻又掀起了內戰。
由于胡宗南一直對延安虎視眈眈,中央為了防止他突然對延安發動襲擊,所以決定成立西北野戰軍。而西北野戰軍的主力部隊,就是120師改編來的晉綏野戰軍。
就這樣,王尚榮成了西北野戰軍中的一員,并擔任獨立第一旅旅長。西北野戰軍剛成立的時候什么都缺,他這個旅長手下的人,不過一個加強團。
在彭老總的帶領下,他們要面對胡宗南和馬家軍這兩個強敵。
彭老總是和賀老總不一樣的將領,剛開始的時候王尚榮還覺得自己適應不了。畢竟都說彭老總脾氣火爆愛罵人,但誰都不愿意無緣無故被罵。
然而真的被彭老總指揮了兩場仗,他倒是感覺良好。而且彭老總雖然會罵人,但絕不是無緣無故罵人。
他也被彭總罵過,那是因為他犯了錯。
在彭老總的帶領下,西野慢慢壯大,并且將胡宗南和馬家軍都逼上了絕路。
1949年10月,蘭州戰役結束后,馬家軍殘余的部隊撤往西寧,王尚榮則奉命前去追擊這些殘兵。
與此同時,蘭州解放的消息也傳到了他的家鄉,他的名字也被登記在報紙上,并且被家鄉的區委工作人員發現了。
這位工作人員看到了他的名字,馬上就去找他爹王光堯報喜去了。王光堯不敢置信,兒子這么多年都沒有消息,他們都以為他死了。
沒想到兒子還活著,王光堯非常想見到兒子。報紙上說兒子在西寧軍區,他決定去西寧找兒子。
他和女婿一起出發,兩人一路風餐露宿,終于找到了西寧軍區,見到了王尚榮。但王尚榮的工作太忙了,只和父親見了一面,就又去忙工作了。
不過對王光堯來說,能見到兒子他就很滿足了。
一直到1950年12月,他才有時間回鄉探親。在回家的路上,他非常激動。想到多年不見的親人,他的心情越來越迫切。
終于到了家,看到蒼老的父母,他忍不住流下淚來,跪在父母面前磕了一個頭。
父親忍不住熱淚盈眶,母親抱著他嚎啕大哭。兒行千里母擔憂,他一走就是這么多年,父母心中無時無刻不擔心著他。
對父母來說,他們不在意兒子有多大的出息,他們只希望兒子能平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