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配實力多強?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業國家,年汽車產量超過3100萬輛。龐大的汽車制造業,也為國內的汽車車身、內外飾、發動機、輪胎、玻璃等供應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日前,《2025全球汽車產業鏈核心企業競爭力白皮書》發布,中國有17家企業入圍了全球百強。其中,有2家廠商入圍了全球10強,3家企業年收入超過了1000億元。可見,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業的實力,也是在全球處于第一梯隊的。
那么從營業收入的角度來看,國內汽車供應鏈的10強企業都是誰呢?它們又是汽車零部件,哪些板塊的廠商呢?我們來具體看一下:
第一名:寧德時代(動力電池)
國內汽車供應鏈第一位的企業,是來自動力電池行業的寧德時代。2024年,這家企業的營業收入有2539億元,居汽車零部件行業第1位。
值得一提的是,這家總部位于福建小城寧德市的企業,已經連續8年位居全球汽車動力電池行業的第一位。
第二名:濰柴集團(發動機)
濰柴控股集團來自山東濰坊,2024年的營業收入有2406億元,居國內汽車供應鏈廠商第2位。濰柴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重型發動機制造商,全球員工有10萬多人。
濰柴旗下也有不少整車制造廠商,包括陜汽重卡、亞星客車、雷沃重工等主機廠。
第三名:華域汽車(1586億元)
來自上海的華域汽車系統公司,2024年的營業收入為1586億元,是國內第三家年收入超千億元的廠商,隸屬于上汽集團。
華域汽車公司主要聚焦在“智能行駛”、“智能座艙與車身”以及“智能動力”等,產品覆蓋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內飾系統、座艙電子、座椅系統、電驅動系統、熱管理系統、電壓縮機等。
第四名:海納川汽車(742億元)
來自北京的海納川汽車部件公司,是北汽集團旗下的零部件企業。2024年,這家企業的營業收入有742.6億元。海納川也是一家業務廣泛的企業,涵蓋了動力系統、車身系統、電子電器系統、內外飾等。
第五名:均勝電子(554億元)
來自寧波的均勝電子公司,是一家獨立的汽車零部件廠商,也是一家A股上市公司,2024年度的營業收入有554億元,進入了行業TOP5。其產品覆蓋:智能座艙、智能網聯、智能駕駛、新能源管理等。
其它5家廠商
除了上述年營業收入超過500億元的廠商,2025年中國汽車供應鏈百強TOP10的企業,還有中信戴卡(427億元)、中國航空汽車系統控股公司(419億元)、中策橡膠集團(392億元)、福耀玻璃工業集團(375億元)和廣西玉柴機器集團(374億元)。
其中,中信戴卡是中信集團旗下的制造汽車車輪的廠商,中策橡膠集團是國內最大的輪胎企業,福耀玻璃主要生產汽車玻璃,而玉柴集團則是國內著名的多缸柴油機制造商。可以說,覆蓋了汽車供應鏈的幾個大的板塊。
總的來看,國內汽車供應鏈10大廠商的年度營業收入門檻是374億元。相比之下,2025年度全球10強的汽車供應鏈廠商,門檻廠商為日本愛信精機,其2024年的營業收入為2155億元。而全球第一位的汽車零部件廠商德國博世公司,年營收為4198億元。
可見,與全球頂級汽車供應鏈廠商相比,國內的同行企業依然有較大的差距,還需要繼續努力追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