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法家的代表人物,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兩位代表似乎是商鞅與李斯,除了這兩位,韓非也必定是大部分人們心中法家的代表人物。然而商鞅與李斯的歷史形象似乎更加復雜一些,兩人的歷史評價褒貶不一,贊頌與批判往往都比較極端。相比之下,韓非的歷史評價似乎要高一些,也似乎要正面一點。這或許是因為韓非因為李斯的背后中傷,錯失了秦始皇的重用,給后人留下了懷才不遇的感覺。也因為韓非沒有受到秦始皇的重用,所以他留給歷史的是他的學術思想,并沒有具體的政績,自然也就沒有被后人詬病的依據了。
韓非與商鞅一樣,也是一位愚民政策的堅定擁護者。他曾經說,老百姓不需要智慧,就像小孩子的心智一樣靠不住。媽媽給嬰兒剃頭,或者擠膿包,是對孩子好的,但是孩子并不知道,只知道啼哭。國君讓百姓去墾荒,老百姓認為國君太殘酷。國君制定嚴刑峻法,老百姓覺得太嚴厲。國君征收錢糧賦稅,老百姓覺得太貪婪。國君要求民眾服兵役,他們覺得太殘暴。其實這些政策都是對百姓好的,但老百姓并不會支持,所以民智是靠不住的。
站在統治者的立場上,韓非的這番言論也不無道理,但是站在民眾的立場上,就要兩說了。發展農業,開墾荒地,目的如果是為了增加百姓的口糧當然無可厚非,問題是統治者要在其中抽取多少的稅收呢?嚴刑峻法如果是為了社會安定,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當然很好,但是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就沒啥好說的了。君王征收錢糧賦稅,如果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當然沒問題,如果只是為了統治者自己揮霍,也就是一堆空話。百姓服兵役的目的是保衛家園,維持穩定,發展經濟,并不是為了統治者開疆拓土,即使是為了開疆拓土,百姓是否可以從中獲益。韓非的這套民智理論看似有些道理,但說到還是站在君王的立場上,自然受到了秦始皇的賞識。
既然聰明的百姓靠不住,那怎樣打造“愚蠢”的百姓呢?韓非的建議是清除五種人,改造六種人,賞賜六種人。五種需要被清除的人分別是儒家為首的學者,到處游說的縱橫家,商人和手工生產者,以及貴族的門客等。需要改造和教育的六種人分別是害怕困難和死亡的人,四處求學的人,四處奔波求生的人,腦力工作者,可以拿劍殺人的人和私藏罪犯的人。需要賞賜的六種人分別是愿意為官府獻身的人,見識短見的愚民,種地養活自己的人,厚道淳樸的人,愛惜生命不敢惹事的人,以及樂于成為官府耳目的人。
不難看出,韓非認為需要清除的都是有一技之長的人,他們或者可以自成學派著書立說,或者可以在列國君王之間奔波討生活,或者可以自立門戶經商憑本事吃飯,或者可以藏匿與貴族或者豪強家中,為權貴出謀劃策為生,總之,這些人可以完全脫離國家而存在,對于國家自然沒有任何利益可言,甚至會危害國家,自然要清除。需要改造的六種人本質上和上面五種人沒有區別,非要說有什么區別,恐怕就在于這六種人沒有前面五種人優秀,不能完全脫離國家,稍微改造和教育一下,還是能成為需要獎勵的六種人的。
韓非認為需要賞賜的六種人就不必多說了,他們逆來順受,即使命運有所不公也不敢反抗,他們沒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只會按照官府的指示循規蹈矩,他們無怨無悔,吃進去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這樣的百姓自然是多多益善,也是韓非眼中最理想的百姓,這與商鞅的理念幾乎是完全相同的。這樣的百姓也是商鞅變法之后,歷代秦王最需要的順民,正是因為商鞅變法之后培養出了成千上萬這樣“優秀”的百姓,秦國才最終能戰勝東方諸國。
由此可見,與商鞅和李斯相比,韓非與他們最大的區別就是政治上沒有得到提拔,除此之外,施政理念大同小異,某些方面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毫不夸張的說,如果歷史真的給了韓非機遇,沒準天下百姓會苦秦更早,苦秦更深。對于韓非個人而言,冤死獄中當然是他一生的遺憾,但是對于秦國乃至于天下來說,韓非的理念沒有得以實施,或許是一件幸事。或許也正是因為他沒有得到施展才華的機會,才讓他成為了法家代表人物中口碑最好,爭議最小的一位。
(談歷史地理,說人文教育,聊讀書心得,交天下朋友,歡迎大家點贊與關注帆哥的人文小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