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拉高!共軍高炮陣地!”1949年12月10日下午2時,蔣介石的專機駕駛員衣復恩突然狂拍儀表盤。舷窗外四座炮臺在云層下清晰可見,機艙內文件散落一地,老蔣攥著扶手的手背暴起青筋。這個驚心動魄的時刻,恰恰印證了文章標題的懸念——當解放軍高射炮群已鎖定目標,葉劍英為何最終選擇放行?
成都新津機場的跑道在機翼下急速后退。六小時前,這位剛丟掉大陸政權的“總裁”還在用浙江官話訓斥西南守將:“你們手里握著美式裝備,難道守不住幾座殘破城池?”可當劉文輝、鄧錫侯通電起義的消息傳來時,侍從們分明看見他握著電報的右手在微微顫抖。此刻盤旋在廣東上空的專機里,機要秘書曹圣芬突然發現,機長手里的航圖竟標著“國府粵省機場”——這個細節讓所有人倒吸涼氣。
珠江口的陽光刺得人睜不開眼。在廣州白云機場,十五兵團參謀長蕭向榮正舉著望遠鏡觀測天空。他身后的高射炮陣地上,戰士們反復擦拭著37毫米炮管。三天前截獲的密電顯示,老蔣可能經停廣州加油。洪學智連夜調來三個防空營,在方圓五公里布下交叉火力網。這位以“快準狠”著稱的虎將甚至預備了雙保險:若迫降不成,就用地空火力網把專機撕成碎片。
“老葉,再不下決心就來不及了!”作戰室里,洪學智第三次抓起電話。墻上的時鐘指向三點十分,距離敵機進入射界還剩四十分鐘。葉劍英卻始終盯著桌上那份空白電報,指尖的香煙積了半寸煙灰。作為曾經的軍調部中共代表,他太清楚擊落敵方首腦的政治后果。去年十月圍困北平時,正是他力排眾議保全了故宮——這次面對的雖不是千年文物,卻同樣牽動著整個東亞格局。
重慶曾家巖的往事突然浮現在葉劍英腦海。1945年國共談判期間,周恩來特意叮囑他:“對待老蔣要講究火候,既不能任其猖狂,又不能逼得太急。”此刻擺在面前的難題,遠比當年復雜百倍。蘇聯顧問三天前透露的情報顯示,美國第七艦隊正在臺灣海峽游弋。若此時擊落專機,美蘇兩大陣營會作何反應?退守海南的白崇禧殘部會不會拼死反撲?
洪學智的副官突然沖進來報告:“長沙轉來消息,專機已過衡陽!”作戰參謀們齊刷刷轉向地圖,紅色箭頭距離廣州只剩三厘米。葉劍英突然抓起鋼筆,在作戰命令上重重寫下“放行”二字。這個決定讓在場所有人目瞪口呆,卻意外符合中央三天后發來的密電精神——“暫留蔣氏,以觀后效”。
當專機掠過白云機場時,地勤人員突然升起十幾面五星紅旗。這個充滿戲劇性的場景,讓機艙里的蔣介石瞬間面如死灰。他后來在日記里寫道:“赤旗蔽空,方知羊城易手。若共軍當時開火,斷無生還可能?!钡峙_后召開的緊急會議上,參謀總長周至柔心有余悸:“共軍至少有五次絕殺機會,實在蹊蹺?!?/p>
歷史的有趣之處往往在于未解之謎。解密檔案顯示,就在專機飛越廣州前兩小時,中南海豐澤園里發生過激烈爭論。有人認為應當永絕后患,毛澤東卻指著東南亞地圖說:“留著這個'運輸大隊長',將來解放臺灣時,美國人就少個干涉的借口。”這種戰略考量,恰與葉劍英的戰場直覺不謀而合。
蔣介石至死都沒想明白,他的專機曾在鬼門關前轉了三個來回。當洪學智看著雷達光點消失在海天交界處時,狠狠捶了下桌子:“煮熟的鴨子飛了!”葉劍英卻拍拍他肩膀:“留著這面黑旗,東南沿海的暗樁才會繼續冒頭。”后來的金門炮戰證明,這個決定確實讓臺灣當局產生了“反攻有望”的錯覺,大量潛伏特務因此暴露。
暮色中的臺北松山機場,宋美齡捧著圣經迎候丈夫。老蔣走下舷梯時說的第一句話是:“他們本可以要我性命。”這句話后來被美國記者寫入報道,引發西方世界對中共政策的熱議。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正是這次“網開一面”,促使杜魯門政府在1950年1月5日發表聲明,明確表示“不擬使用武裝部隊干預臺灣現狀”。
珠江畔的炮管在夕陽下泛著冷光,葉劍英給中央的報告剛剛封緘。這位儒將特意在結尾加上:“今日放虎歸山,來日甕中捉鱉?!睔v史的發展軌跡印證了他的預見——二十五年后,正是他親自向蔣經國發出和談邀請。雖然海峽對岸最終沒有回應,但那個冬日廣州上空的選擇,已然在歷史的天平上投下了意味深長的砝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