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要塞失守后,蔣介石立即通知南京的軍政要員們速到杭州機場開會。4月22日清晨,李宗仁偕同何應欽、白崇禧、翁文灝、張群、顧祝同、周至柔、桂永清、吳忠信、黃少谷等飛往杭州,人人懷著緊張不安的心情,齊集筧橋空軍學校會議室內。在凝重的氣氛中,翁文灝低聲問李宗仁:“自從政變以后,3個多月來,你還是第一次同他見面,還主張打下去嗎?” 李宗仁也低聲說:“不,不,不能說是政變,給他們聽到,我又吃不消了。”
他苦笑:“至于打下去,翁者有高見嗎?”
翁文灝忙搖手說:“我什么意見都沒有,我只是奉命前來。”
正說著,蔣介石拖著病弱的身體,手持拐杖緩步而來,蔣經國、陶希圣左右侍候,背后一大堆侍衛官。
雙方一番寒暄,兩旁坐下,蔣介石朝眾人苦笑一聲,強打精神說道:“現在,這個,這個局勢,大家都看到的了。我以為沒有關系,我們還有大西南大后方做基地,還有幾百萬人,還有海空精兵,比共軍當年在延安時好得多,而且我們還有美國援助,大家,大家不必灰心。” 眾人聞言,齊在心頭嘆氣。
接著討論南京,上海要不要守?結果討論紛紛,
最后蔣介石說:“這樣吧,守南京似乎不易,上海非守不可,我們在上海的準備,共產黨有300萬人馬也攻不進,我認為應該守住上海,以及滬杭路一帶。”
他吃力地說:“長江,給他們過了;錢塘江無論如何要守住!浙贛路,是我們今天的主要防線,大家有什么意見?” 何應欽叫嚷道:“我們要抵抗到底!”
蔣介石說:“對于共軍不是抵抗到底,而是戡亂到底。”
李宗仁說:“我認為今日之下,過去我們苦守據點的戰略該檢查檢查,是否合適。守據點本來不錯,無奈一個個據點都給對方吃掉,這就說明了這個戰略毛病百出!我主張從今以后要同共產黨從事機動作戰,再也不能打陣地戰了。”何應欽對此也表示贊同,主張今后以打運動戰為宜。
蔣介石對李宗仁的意見卻不以為然,反問道:“那么南京非放棄不可了?”
李宗仁硬著頭皮反問:“如果不放棄,湯司令有妙計可以挽回劣勢嗎?” “今天不是個人問題了,”
蔣介石知道李宗仁同湯恩伯之間的摩擦,冷冷地說,“李代總統都不能想個辦法守住長江,湯司令怕更沒用!”
會議正在進行期間,前方又打來電話報告說:“滬寧線已被共軍切斷,在西起湖口,東至江陰的千里戰線上,國軍不是被圍,就是在后撤,南京危在旦夕。”
蔣介石隨即命令:將南京的火車站、碼頭,水電廠都炸掉,把所有的部隊都撤到滬杭一帶。這仍是他持久堅守淞滬,重點經營臺灣,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戰,伺機反攻的方針。
會后,蔣介石又同李宗仁進行了單獨談話:
蔣:南京淪陷后你準備去哪兒? 李:我?當然去廣州啦。
蔣:對于和談還有什么打算?
李:我準備再派人去北平商討一次。
蔣:不用了,不必再談了,過去共產黨因為在軍事上沒有部署好,所以才同意和談,現在他們已經渡江,再沒有談判余地了。
李:你當初要我出來,為的是和談,現在和談已經決裂,南京馬上就要失守,你看怎么辦? 蔣:你繼續領導下去,我支持你到底,不必灰心!
李:你如果要我繼續領導下去,我是可以萬死不辭的。但是現在這種政出多門,一國三公的情形,誰也不能做事,我如何能領導?
蔣:不論你怎樣做,我總歸支持你!
4月22日傍晚,李宗仁返抵南京“坐鎮”。這時南京城內已聞解放軍槍炮聲。
李代總統在南京的這最后一夜,“輾轉反側,未能成寐”。
4月23日清晨,李宗仁就乘飛機逃往桂林去了。虎踞龍盤的金陵古城,當日即獲得了解放。風雨蒼黃,世道滄桑,蔣家王朝已不復存在了。 24日上午,人民解放軍第三十五軍從浦口渡江在人群夾道歡呼聲中進入南京城。碼頭的里里外外擁滿了歡迎的人群,穿著各式服裝的工人與市民,男男女女的大、中學生,還有南京治安維持委員會的工作人員,迎著解放軍夾道歡呼:“歡迎解放軍解放南京!”“解放軍同志們辛苦了!”“中國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 莊嚴整齊的解放軍隊伍,沿著中山馬路闊步行進。太陽高高地升起在紫金山上空。馬路兩旁滿是歡迎的人群。許多樓房的窗口,探出人頭,露出一張張的笑臉。有人向解放軍揮手,有人扔出雪片似的花紙;許多工人、學生熱情地跑上來,和戰士們握手,他們激動地說:“天天盼,夜夜盼,終于把你們盼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