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清晨,總是濕漉漉的。葉劍英這個人,話不算多,但做事特別干脆,從不喜歡拐彎抹角。1897 年,他出生在廣東梅縣,那地方水田多,竹林也深,誰能想到,這個小地方的孩子,以后會卷入中國命運最波瀾壯闊的風暴之中呢。
葉劍英早年在云南講武堂學習,生活肯定很艱苦,吃的也就是窩頭稀飯。但他學習很刻苦,成績不錯。聽他的老同學說,有時候半夜了,葉劍英還在寫字,一直寫到燈油都干了。后來他加入了粵軍,參加過東征。陳炯明那幫人怎么也沒想到,這個年輕小伙子打仗那么勇猛,刺刀快得很。北伐的時候,葉劍英也在一線,雖然累,但大家士氣很高,他整天在外面奔波,皮膚都曬得黝黑黝黑的。
大革命失敗后,蔣介石搞白色恐怖,到處抓人殺人,梅縣很多鄉親都家破人亡了。這種時候,有的人選擇沉默,有的人干脆逃走了。可葉劍英不一樣,他直接選擇加入中國共產黨。別人勸他別再摻和了,他搖頭說不行。那時候革命形勢很低落,很多人都不看好共產主義理想了,但葉劍英還是堅定地選擇了這條路。他還和葉挺、張太雷一起領導了廣州起義,公開打出了 “工農紅軍” 的旗號。可惜,廣州起義很快就失敗了,損失挺大的。但葉劍英沒有退縮,他出國去蘇聯讀書,那里很冷,學到的東西和國內也不太一樣。
回國后,葉劍英直接去了蘇區,沒幾年就當上了紅一方面軍的參謀長,整天研究地圖,緊張地指揮反圍剿戰斗。后來草地會師,他又成了前敵指揮部參謀長。這個職位看似不太起眼,實際上他立了大功。當時張國燾有分裂黨和紅軍的陰謀,葉劍英發現了,趕緊把密電轉給了毛澤東。毛主席知道后,連夜帶著人北撤,這才躲過了一場大危機,不然紅軍說不定就分裂了。毛主席后來不止一次提起這事,還常常拍桌子說,要不是葉劍英,誰知道咱們今天還在哪兒呢。
抗日戰爭時期,葉劍英在八路軍當參謀長,后來又被調到南京,配合周恩來做統一戰線工作。他在南方也沒閑著,努力辦干部訓練班。那時候國民黨里有些人不太認可葉劍英,但他講的抗日游擊戰術頭頭是道,在南岳那邊影響很大。解放戰爭時,葉劍英身兼數職,還當了華北軍政大學的校長兼政委。部隊里事情多,管理大學可不容易,全靠他有威信。解放后,他當了華南軍區司令員,南方土匪多,鎮反、土改、護糧等事情,他都得親自過問,麻煩事一大堆。
文革的時候,葉劍英可遭了不少罪,被下放了好幾次,一會兒去湖南,一會兒去廣東,誰也躲不過這風波。九一三事件后,他又被召回,擔任軍委副主席,負責實際工作。那時候權力斗爭很復雜,每天都是會議,人情世故和軍務都得處理。他和 “四人幫” 斗爭得很厲害,雖然沒有徹底翻臉,但心里都清楚對方的心思。
1976 年,可真是多事之秋。周恩來、朱德先后去世,毛澤東也沒等到秋天。唐山又發生了大地震,整個國家氣氛都很壓抑,國慶節都冷冷清清的。“四人幫” 卻趁機四處活動,想搞事情。毛主席停靈的時候,葉劍英其實是 “四人幫” 最忌憚的人物。王震、李先念、汪東興他們悄悄聯系,暗中布局。“四人幫” 盯著葉劍英,覺得只要他在,他們就沒辦法得逞。國慶當晚,天安門城樓上有個座談會,誰能想到這里面還有陰謀呢。
汪東興是負責警衛的重要人物,他留了一個營防備。晚上 7 點多,樓下突然嘈雜起來,原來是一百多個警察要沖上樓。軍官們反應快,把他們攔住了。公安部副部長祝家耀,是 “四人幫” 的耳目,他跑出來調人,非要上樓,說奉命保衛天安門。汪東興和他對峙的時候,心里其實很緊張,但表面上還得 calm。他堅持說城樓上只能由警衛團管,誰也不能破這個規矩,還調了一個連上樓。要是真讓警察沖上去了,那后果可不堪設想。后來祝家耀退走了,樓上才安穩下來。五天后,“四人幫” 就被粉碎了,全國的氣氛才慢慢恢復正常。
葉劍英在這些事件里的角色,比公開資料里寫的要復雜得多。有人說那天晚上要是他不站出來,“四人幫” 可能就成功了。但有些細節又讓人懷疑,他是不是完全知情呢?這歷史啊,有時候還真說不清楚。廣州起義他不是唯一的領導者,但歷史往往只記住了幾個名字,說不定有人故意淡化了別人的功勞。葉劍英經歷了那么多風險,名氣大,氣場也強,但他其實更適合在背后做布置工作。他脾氣好,人緣也不錯,可又經常會只身涉險,這和葉挺不太一樣。
新中國成立后,他當華南軍區司令員,這活兒可不輕松,土匪不好肅清,各種小事都很棘手,批個報告都能在會上吵半天。文革時他多次寫檢討,說是下放勞動,其實心里很茫然,也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再出來。政治斗爭太復雜了,一不小心就會陷入困境。
粉碎 “四人幫” 之前,中央氣氛很壓抑,關鍵崗位上的人都人心惶惶。葉劍英能最后站到中央,靠的可不是運氣,而是他的能力和品質。這些年,關于葉劍英的傳記、資料很多,但真實的歷史比戲劇還荒誕。有人說汪東興在粉碎 “四人幫” 時起了決定性作用,可也有人說葉劍英雖然沒怎么說話,但其實已經解決了最大的問題。真真假假,誰又能分得清楚呢?
葉劍英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是個繞不過去的人物,他的功績不僅僅是課本上的幾個符號,背后還有很多故事。從梅縣的一個少年,到后來在中央經歷各種權力斗爭,這一路都是命運的起伏。中國革命史看似有很多閃光點,但其實也有很多暗流在推動。葉劍英就像是撐船的人之一,他有自己的判斷,也有過猶豫。至于那天晚上天安門警備的事情,說不定以后還會有新的發現呢。歷史啊,總是充滿了變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