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季節,陽光充足、雨水充沛,野外大量的野生植物旺盛的生長著。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植物卻蘊含著大大的能量,你像農村大山上常見的茜草、黃梔子,在古代就曾經是重要的染色植物。據史書記載,種植千畝茜草、黃梔子園,財富可抵千戶侯。
此外還很多植物被大量古籍文獻所記載,如蒲公英、魚腥草、車前草、遠志、十大功勞、蒼耳等等。而筆者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種植物,它在農村很常見,但是卻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它的價值。其實在先秦時期以前,它是非常重要的調味料。
在辣椒沒有傳到中國以前,辣味的主要來源就源于它,這種植物就是辣蓼草。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分享探討這種神奇的寶藏植物。
認識辣蓼草、了解辣蓼草
辣蓼草,原產于中國,它因其味道辛辣,因此得名辣蓼草、辣子草。又因為喜歡生長在水邊或比較潮濕的地方,所以有的地方也叫它水蓼,辣蓼草是蓼科蓼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夏季的時候開花,花絮是粉紅色,穗狀,一串串的,特別的奪目。
另外辣蓼草還有一個非常古怪的地方,那就是辣蓼草的葉子是綠色的,但是在它的葉子上面有一個“八”字形黑斑,非常的具有辨識度。辣蓼草其實在農村很常見的,房前屋后、水溝都能發現它的身影,是農村最常見的植物之一。不過辣蓼草對于新一代的年輕人來說非常的陌生,但是如果你秋天去河邊玩耍,細心觀察就不難發現辣蓼草的足跡。
辣蓼草是我國傳統本草,它在我國有2000多年的食用和藥用歷史,是重要的藥食同源植物。在辣椒沒有傳入中國之前,辣蓼草是人們食用辣味主要來源之一,據說在先秦時期以前,人們會用辣蓼草來煮湯,以增加食材的辣味。在《禮記》中就有關于辣蓼草的記載,說:“膾,秋用蓼。鶉羹、雞羹、鴽釀之蓼”。
大概的意思是說,在秋天的時候,人們會用辣蓼草來燉雞湯。沒有吃過的小伙伴可以試試,它的嫩苗可以作為一種蔬菜食用,吃起來有一種不同于辣椒的辛辣味,別具一番風味。辣蓼草還是重要的藥用植物,它有祛風利濕、散瘀止痛、解毒消腫、殺蟲止癢的藥用價值。
你像拉肚子、跌打損傷、濕疹都可以用到它,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我拉肚子,我爺爺經常采辣蓼草來給我擦背,每次擦完都火辣辣的痛,對辣蓼草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辣蓼草除了吃、入藥之外,其實它在我們生活中也有廣泛的應用。
例如辣蓼草植株中富含豐富的黃酮類及萜類等活性物質,是天然的酒曲草,在農村每年9月份都要釀米酒,就需要重點用到辣蓼草這種植物來制作酒曲。它不僅可以讓糯米發酵的更好,而且還可以增加米酒的風味,可以說酒曲草是米酒的“靈魂”。在古籍《本草衍義》中就有記載:“今造酒取葉(辣蓼葉),以水浸汁,和面作曲,亦取其辛耳”。
其次因為辣蓼草味道辛辣,它還可以用來殺蟲(浸水噴灑瓜果蔬菜,可殺蚜蟲)或者醉魚。小的時候,我就干過這種事情。我家門口有一條小溪,小的時候就經常將辣蓼草搗碎扔進河里,一會就有小魚翻出水面。其實這是因為辣蓼草的味道太重了,小魚受不了辣蓼草的辣味,被辣暈過去了,15分鐘左右會恢復如初。
所以別看辣蓼草,相貌平平,但其實它蘊藏著豐富的價值和用途,從古至今辣蓼草,不管是在藥用、食用還是生活方方面面都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如果我們在野外遇到辣蓼草,那么你算是賺大了。可以將它的花絮薅回去,用處多多。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大家對于辣蓼草了解了嗎?你聽說過辣蓼草嗎?你小的時候有沒有用辣蓼草擦過背,有用它來醉過魚嗎?大家有什么想說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分享您的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