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持續了12天的伊以沖突終于落下帷幕。盡管三方都在說自己贏了,但是實際上最吃虧的還是伊朗,不僅被以色列端了一大波高級軍官,而且還被美國B2轟炸機侵入領空,自家三處核設施遭遇到猛烈打擊。而戰爭結束之后,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其實還是伊朗的核設施到底被摧毀了沒有,伊朗的核進展是否被打斷了。在這個問題上,美國官方和特朗普都在大肆吹噓美國這次打擊的有效性,認為其摧毀了伊朗的三處核設施,令伊朗的核進展倒退了數十年。但是這種吹噓真實性的瓦解,卻好巧不巧來自于美國內部。
近日,美國媒體爆料出,美國國防部下屬國防情報局的初步評估顯示,美軍打擊未能徹底摧毀伊朗核設施,且部分高濃度鈾已經提前轉移,所以此次打擊只是把核項目進度拖慢了數月。而該絕密報告被爆料出來后,無疑是赤裸裸打了特朗普政府的臉。因此,國防情報局不得不出面圓謊,強調這份報告只是初步評估,新的情報證實伊朗核設施已被摧毀,重建需要數年時間。與此同時,美國國防部已經啟動了對這次機密報告泄密的調查行動,足以見得美國政府這次是吹牛不成反鬧笑話,不僅惱羞成怒,而且還要嚴懲泄密。
而反過來看,這不就是恰恰證明了這份機密報告的真實性,伊朗核設施也許并未被全部摧毀,而且對伊朗核進度的影響,也原沒有特朗普說得那么夸張。考慮到特朗普愛自我吹噓的性格,這種可能性還真不小。那么假設伊朗核進展只是被拖延,而不是被中止,那么問題其實就更加嚴重了。一方面,伊朗絕不甘心暫停核進程。從最新哈梅內伊的一系列表態來看,伊朗無論是出于團結內部,還是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都表達出對美國的強硬姿態。如果其核進度不是被徹底中止,只是短暫滯后,那么伊朗一定還會加快研究核武器的腳步,否則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而另一方面,以色列和美國偏偏又不會讓伊朗有核武器。如果伊朗接下來繼續推進核進程,一旦被美西方的間諜知曉,那么肯定又將面臨新的軍事打擊。如今的短暫停火,可能只是雙方都在蓄力,為了接下來更好的戰斗。
所以說,如今的伊以沖突結束只是表面,只要伊朗沒有徹底放棄核武器,那么戰爭就隨時可能爆發。尤其是如今伊朗核設施有較大可能沒有被徹底摧毀,戰火很有可能再次重燃。這一點對于中國而言,同樣也需要警惕,因為整個中東局勢一旦陷入全面戰火,對于全球原油供應和地緣政治格局都有巨大的沖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