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重慶市一起案件在社會上掀起了軒然大波,情節反轉多變,堪比小說情節。
誰敢相信,罪大惡極的殺人犯竟在境外脫胎換骨,搖身一變成了緬甸看守所的所長。
看似正義的外表下實則是貪婪偽裝的陰暗面。
在此期間,鄧宇不僅迎娶了警花,還買上了百萬豪車,實現了人生的逆襲。
鄧宇是如何脫身逃往緬甸的?他又是怎么從罪犯變成所長的呢?
一、殺人犯成所長?有何隱情?
2002年,重慶渝中區發生了一起性質惡劣的殺人搶劫案,一對二十來歲的小情侶雙雙遇害。
男方鄭飛身中數刀,眼球爆裂,當場死亡,僅有的4000塊現金和貴重項鏈被洗劫一空。
好在,女方小單靠著裝死逃過了一劫,拖著重傷之軀報警求救,方才撿回了一條命。
對他們下此毒手的,竟是曾經的同學鄧宇和其表弟劉侃。
兩個混混沒有正經工作,整日游手好閑,為了錢財竟心生邪念,做出這等事。
接到報案之后,警方立馬成立了專案小組,對鄧劉二人展開了抓捕。
可只有劉侃一人歸案,始作俑者鄧宇遲遲沒有下落。
盡管如此,警方也沒有放棄尋找鄧宇的蹤跡。
2004年2月,中國警方向緬甸發去了一份協查通報,其中便提到了鄧宇所做的種種行徑,希望緬甸警方能夠提供一些有關鄧宇的消息。
得知此事后,緬甸警方立刻將鄧宇的照片打印出來,分發到各大警署之中,勢必要幫中國緝拿真兇。
無巧不成書,這照片不過剛發出去,就有了消息——
鄧宇的長相,竟與撣幫第四特區剛剛晉升的看守所所長趙力,長得很是相像。
于是,緬甸警方將這一線索提供給了中國警方,在收到趙力的個人資料之后,中國警方也是嚇了一跳。
這世界上哪里能有人長得如此相像?警方心中已經有七成把握找到真兇了。
不過,保險起見,警方還是對趙力展開了詳細調查,發現其確實就是在逃嫌犯鄧宇。
為了防止打草驚蛇,警方選擇埋伏在鄧宇的辦公室。
當他打開門的一瞬間,四面八方的警察瞬間沖了上去,將他圍成一團。
當手銬戴在了鄧宇手腕上的時候,他還一臉的錯愕,仿佛已經將搶劫殺人當成陳年舊事拋諸腦后。
直至聽到熟悉的中國口音,鄧宇才恍然大悟,一副悔不當初的模樣。
從重慶到緬甸,千里迢迢,鄧宇究竟是如何逃到這里的?
二、緬甸的“逆襲”之路,真兇歸案
時間來到兩年前,殺人后的鄧宇驚慌失措地回到家中,將事情一五一十地告知了母親。
單親家庭的鄧宇平時深受母親寵愛,生活有任何的不如意,都有母親在其身后為其“保駕護航”。
甚至在殺人后,鄧宇也是第一時間想到了母親。
這位母親也沒有辜負鄧宇的“期待”,不遺余力地為兒子“出謀劃策”。
得知兒子殺人后,鄧母的第一反應不是報警,而是包庇。
她拿出了家中所有的積蓄,用作鄧宇的跑路費,鼓動鄧宇,讓他有多遠跑多遠。
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只會把鄧宇越推越遠,讓他徹底甩掉了本應該承擔的責任。
在母親的溺愛之下,鄧宇宛如一只驚弓之鳥,他不惜穿越國境,來到了緬甸。
隱姓埋名,化名“趙力”,在這片全然陌生的國土上開始了逃亡生活。
起初,鄧宇的日子并不好過。
他初來乍到,語言不通,加之又膽戰心驚,唯恐被人發現,幾乎夜不能寐,只能勉強打些零工來養活自己。
好在,鄧宇因為做招待結識了一位酒吧女老板,了解之后他才知道,女老板是四川人。
許是身在異國他鄉,見到同胞有種莫名的親切感,這位女老板對鄧宇是百般幫助,讓他有了容身之所。
自此之后,鄧宇整日混跡在酒吧內,同客人喝酒打牌,好似個普通人一般。
在一次次推杯換盞中,鄧宇竟迎來了自己的人生“機遇”。
原來,鄧宇意外與一名緬甸海關官員結識,頗得對方喜愛。
在官員的大力引薦下,鄧宇從一個小小的酒吧男招待成為了緬甸的一位警察。
他穿上了警察的制服,佩戴上了象征正義的徽章。
誰也不知道,他的皮下擁有一顆惡魔般的靈魂。
很快,機靈的鄧宇就靠著自己獨特的本事,贏得了上級領導的賞識,在一眾警員中脫穎而出,成為了一名看守所的所長。
明明是應該待在監獄中的罪犯,卻成了看守罪犯的長官,每日還要管著十幾號的人物,說起來是多么的諷刺。
當上所長之后,鄧宇的身份地位今非昔比,待遇自然也比以前只高不低。
但是,成功并沒有讓鄧宇安心,午夜夢回之際,他還時常會被噩夢驚醒。
只不過,他害怕的并不是那化身厲鬼的鄭飛,而是慘不忍睹的牢獄生活。
為了洗白自己,鄧宇不惜用大量的錢財打通關系,收買人心,還與當地的黑惡勢力交往密切,當地誰人不知他的手段。
就連鄧宇上下班都有專門的豪車進行接送,這種做派吸引了不少鶯鶯燕燕追隨鄧宇。
鄧宇這類亡命之徒本就貪財好色,他根本經不住什么誘惑,很快便沉浸在這樣的溫柔鄉之中。
不久之后,鄧宇與警局最漂亮的警花結婚生子。
直至中國警方的出現,鄧宇的美夢才徹底被擊碎,將他送進了鐵窗之中。
2001年2月,鄧宇被順利押送回國。在警方的審問下,他對自己所犯行徑供認不諱。
當初,鄧宇被錢財沖昏了頭腦,看不得同窗的富足生活。
內心的嫉妒和貪婪好似野草一般瘋長,最終成了一棵無法撼動的“參天大樹”,驅使著鄧宇為了幾千塊錢對鄭飛小兩口痛下殺手。
慘案發生后,鄧宇也時常后悔。
法庭上,他痛哭流涕,表達了對受害人的歉意。
可人死不能復生,鄧宇對鄭飛一家所造成的傷害,也已經成為了不可挽回的事實。
法律是公平的,并不會因為痛心疾首的悔過就放過罪犯。
最終,鄧宇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被判處死刑。
或許,遲來的那句對不起,應該讓他親自到地下去向鄭飛說。
總結:
鄧宇的經歷聽起來荒謬,卻是真真切切發生在我們身邊。
所謂財富和地位并不能夠代表一切,別人光鮮亮麗的背后,也許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都說慈母多敗兒,鄧宇固然有錯,可一味包庇兒子的母親也不是什么好人。
正義的審判遲早都會有來臨的那一天,一旦用罪惡去填補欲望的深淵,那將落入萬劫不復之地。
鄧宇的故事也在時時刻刻警醒著我們——不可為了金錢行不軌之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