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王世龍醫師客服趙世港【182-2284-1784】整理自王世龍醫師行醫筆記,為原創文章,未得本人允許不得轉載摘抄,如有任何健康問題,可聯系作者獲得幫助。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帕金森病帶來的困擾,遠超表面所見的肢體障礙。
中醫認為,帕金森病的發生,多因肝腎虧虛,氣血生化無源,加之痰瘀阻絡,致使筋脈失養、神機失用。
氣血無法順暢濡養肢體與腦竅,便出現震顫不止、動作遲緩、精神倦怠等癥狀。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三個中成藥,價格實惠卻功效顯著,堅持早晚服用,可改善諸多不適。
它們之所以鮮少被推薦,一是因利潤空間有限,二是需精準辯證才能發揮最大效用。
事實上,只要用對癥型,這些平價良方,同樣能為帕金森患者的康復之路提供有力支持。
正文:
第一味:益腎強筋 —— 還少丹
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肝主筋藏血,帕金森病與肝腎不足密切相關。
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肝腎之精逐漸虧虛。
當筋骨失去精血的濡養,就會出現腰膝酸軟、肢體無力等癥狀。
而肢體震顫、行動遲緩,正是肝腎陰虛、虛風內動的典型表現。
還少丹就是針對肝腎虧虛而研制的。
熟地黃滋補腎精,山茱萸補益肝腎、固攝腎精;巴戟天、肉蓯蓉溫補腎陽,推動氣血;杜仲、牛膝強筋健骨,諸藥陰陽雙補,改善患者體質。
不過,還少丹并非適用于所有人。
體內有濕熱、濕熱的人群需要謹慎服用。這類人群通常表現為舌苔黃膩、口苦咽干、大便黏膩等癥狀。盲目服用,可能加重體內熱邪,引發口干舌燥、便秘等不良反應。
第二味:化痰通絡 —— 小活絡丹
中醫常說 “怪病多由痰作祟”。
人體津液代謝一旦失常,就會形成痰濁。
氣為血之帥,氣滯則血瘀,痰與瘀相互勾結,導致經絡不通暢。肢體得不到氣血滋養,自然就會出現僵硬、疼痛等癥狀。
小活絡丹正是針對痰瘀阻滯發揮藥效。
方中的制川烏、制草烏能溫經散寒,天南星負責燥濕化痰,乳香、沒藥可以活血止痛,地龍則通經活絡。
這些藥物相互配合,協同作用,能有效化解經絡中的痰瘀,讓氣血重新暢通起來。
但要注意,小活絡丹藥性偏溫燥。陰虛火旺的人不適合長期服用。這類患者常有午后潮熱、盜汗、五心煩熱等表現,久服可能進一步消耗陰液,使病情加重。
第三味:養血安神 —— 歸脾丸
帕金森患者大多存在脾胃虛弱的問題。
脾胃在人體中至關重要,被稱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
脾胃虛弱,會導致氣血生成不足。而心神和筋脈得不到氣血滋養,就會出現各種癥狀。心神失養,人會精神倦怠、失眠多夢;筋脈失養,則表現為肢體無力、活動受限。
歸脾丸以補益氣血、健脾養心為核心功效。
方中的黨參、白術、黃芪,能夠健脾益氣,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龍眼肉、當歸起到補血養心的作用,遠志、酸棗仁則可以寧心安神。
全方通過調理脾胃,促進氣血生成,從而改善患者氣血不足的狀態。
不過,歸脾丸并非任何時候都能服用。
如果處于感冒發熱狀態,或者存在消化不良、舌苔黃膩等癥狀,需要暫停服用。
感冒發熱時服用補益藥物,可能導致邪氣留在體內;而濕熱、食積狀態下服用,會加重脾胃負擔,影響藥物吸收。
最后:
帕金森病病程漫長,癥狀復雜多樣。這三款中成藥雖然價格親民、療效確切,但絕不是 “萬能藥”。
中醫講究 “同病異治”。即使同樣是帕金森病,不同患者的體質、癥型也可能大不相同。陽虛者誤用寒涼藥,會損傷陽氣;陰虛者濫用溫燥藥,會加重內熱。
因此,在服用中成藥前,一定要經過專業中醫師的辨證,或者結合湯藥進行整體調理。
這些平價中成藥,可以作為居家調理的輔助手段。在明確證型的前提下合理使用,能為帕金森患者的康復提供幫助。但要清楚,它們不能替代正規治療。患者仍需在醫生指導下,綜合運用藥物治療、康復訓練等多種方法,全方位對抗疾病,提高生活質量。
王世龍醫生預約指南【在哪坐診?如何網上預約?】
為了幫助您更順利地預約王世龍醫生的診療服務,以下是關于來院面診和遠程視頻看診的詳細預約流程。
王世龍醫生坐診地址:天津昌盛中醫醫院(天津市濱海新區津岐公路古林街438號)
坐診時間:8:00--17:30
每周二、周六出診兩天(第一次看診,推薦來院)
周一、周三、周四、周五為視頻會診時間(因特殊情況不方便來院,可選擇視頻會診的方式)
預約電話:18222841784【同V】無論您采用哪種方式進行看診,都需在看診前進行預約掛號,以免沒有空余號位,耽誤治療看診時間。如需臨時調整看診時間,需提前聯系客服小趙進行預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