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夏日的風拂過衣襟,那由苧麻織就的夏布衣,不僅帶來絲絲涼意,更承載著千年的藥香古韻。早在《詩經》中,就有 “東門之池,可以漚纻” 的記載,那時人們已發現苧麻纖維可用于紡織。而在中醫藥領域,苧麻同樣有著千年的藥用歷史,是一味功效豐富的中藥材。
苧麻的"個人照"
苧麻又名天青地白草、青麻、白麻、野苧麻、銀苧,為蕁麻科苧麻屬,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高1~2米,莖直立,表面有短伏毛。葉片互生,呈草質,形狀多為寬卵形或卵形,邊緣有粗鋸齒,上面綠色,粗糙并散生疏毛,下面密被白色柔毛。花單性,雄雌通常同株;花序呈圓錐狀,腋生,長5~10cm,雄花序通常位于雌花序之下;雄花小,無花梗,黃白色;雌花淡綠色,簇球形,直徑約2mm。
苧麻在我國分布廣泛,主要產于南方各省,常見于山坡、路旁、荒地等地。
古籍中的苧麻藥香
苧麻根
苧麻科植物苧麻的干燥根。
【性味】
甘,寒。
【歸經】
肝、心經。
【功能主治】
涼血止血,安胎,清熱解毒。
常用于血熱所致的咯血、吐血、衄血、崩漏,胎動不安,胎漏下血,癰腫瘡毒等。
比如孕期因血熱出現胎動不安,苧麻根可發揮安胎止血功效;體表癰腫,搗爛外敷也能清熱消腫 。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
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名家論述】
《本草綱目拾遺》載:“苧麻根治諸毒,活血、止血、功能發散、止渴、安胎;涂小兒丹毒,通蠱脹、崩漏、白濁、滑精、牙痛、喉閉、骨哽、疝氣、火丹、癤毒、胡蜂、毒蛇咬、發背、疔瘡、跌撲損傷。” 足見其藥用范圍之廣。
苧麻葉
苧麻科植物苧麻的干燥葉。
【性味】
甘、辛,寒。
【歸經】
肝、心經。
【功能主治】
止血,解毒。用于創傷出血,蟲、蛇咬傷等。
野外遇到輕微創傷出血,可取鮮苧麻葉搗爛敷于患處,能快速止血;若不慎被蟲蛇咬傷,其也可輔助解毒消腫(但嚴重情況需及時就醫 )。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
內服:煎湯,3 ~10g 。
【名家論述】
《中華本草》記載:“苧麻葉能涼血止血;散瘀消腫;解毒。主咯血;吐血;血淋;尿血;月經過多;外傷出血;跌仆腫痛;脫肛不收;丹毒;瘡腫;乳癰;濕疹;蛇蟲咬傷。”《本草綱目》記載:“苧麻葉,治金瘡傷折血出,瘀血。”
現代醫學下的苧麻價值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苧麻的藥用價值得到了進一步的驗證。研究發現,苧麻中含有豐富的化學成分,如綠原酸、黃酮類化合物、酚酸類物質等。綠原酸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的作用,能夠抑制多種細菌的生長,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有顯著的抑制效果,這也解釋了古人用苧麻葉外敷傷口能預防感染的原理;黃酮類化合物則具有抗炎、抗過敏、調節免疫等多種生物活性,在調節人體生理功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作者: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 主管藥師 劉蘭
審稿專家: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 主任藥師 張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