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程
該技術的操作需按步驟有序進行,確保沖洗效果與管道安全,具體流程如下:
前期準備
確定沖洗段:根據管道走向、管徑及污染程度,劃分單個沖洗段(通常長度 50-200 米,避免過長導致脈沖能量衰減)。
隔離管道:關閉沖洗段兩端的控制閥門,打開末端排水閥,排空管道內原有積水,減少阻力。
檢查管道狀態:通過壓力測試確認管道密封性(無泄漏)、耐壓性(尤其是老舊管道需評估最大承受壓力)。
設備連接與調試
連接氣水系統:將壓縮空氣設備(空壓機、儲氣罐)、水系統(水泵、儲水箱)通過高壓軟管與脈沖發生器連接,脈沖發生器另一端接入沖洗段起點。
調試參數:根據管道材質(鋼管、鑄鐵管、PE 管)和管徑,設定脈沖壓力(通常 0.2-0.6MPa)、頻率(5-20 次 / 分鐘)及氣水比例(空氣占比 30%-60%)。
脈沖沖洗作業
啟動設備:先注入少量水濕潤管道內壁,再開啟脈沖發生器,按設定參數交替注入空氣與水,形成脈沖流。
持續沖洗:根據污染程度,單次沖洗時間通常為 10-30 分鐘,期間通過末端排水口觀察排出水的清潔度(從渾濁到清澈)。
效果檢測與恢復
檢測指標:通過水質檢測儀測定排出水的濁度、懸浮物含量(SS)、余氯等,達標后停止沖洗。
恢復運行:關閉排水閥,拆除設備,緩慢開啟控制閥門,恢復管道供水,排放前端少量水至水質合格后,完全恢復用戶供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