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輪手槍》
《格殺福順》已經夠讓人大跌眼鏡了,沒想到這部《左輪手槍》竟然更糟,幕后團隊除了配樂之外,導演和編劇似乎全程處于宿醉狀態(tài),剪輯出來的成品好像把斷片情節(jié)拼在一起交差。關于特定群體的描繪看似是創(chuàng)作者探索故事深度的試圖實際不過是利用復制公式的橋段填充,雖然演員的臉和實力幫助影片營造出充足的氛圍感, 但是缺乏足夠的邏輯性。
2.《破墓》
等不來《猛鬼街》重啟,效顰之作稱霸,安排有點匪夷所思,但很多情節(jié)感覺就是裝模裝樣的湊戲。懸疑和恐怖都沒有是最大的硬傷,跳大神那段還算湊合,對陰陽、風水、漢字和五行等元素的運用只流于表面,顯然導演沒有做足功課,電影前后兩段脫節(jié)太嚴重,想不通這個日本鬼怎么還實體化變成主角團對決日本怪物,鬼片不是最忌諱鬼實體化嗎?
3.《哦,文姬》
感覺全韓國電影的奶奶只能是羅文姬,而羅文姬演的所有奶奶都是一樣的,雖然親切但是會膩。特殊目擊者的切入角度讓我想到《證人》,不過無論是故事的完成度,還是節(jié)奏的把握,本片都差了一截,既然是主打羅文姬奶奶,自然也就是喜劇為主,不過就表演來說還是過于浮夸了,最后兇手的反轉也是非常生硬,中間沖出野豬的段落很讓人無語。
4.《F20》
張榮南怎么老是出演這種苦命媽媽的角色,這故事劇情我真不如去看韓劇,還沒看到中間就能猜出個所以然來了,兒子的角色也是個障眼法的工具人,什么主要反應社會人際關系冷漠,還不是想表達中年家庭主婦在社區(qū)里的嚼舌根,老瓶子裝老酒,真是沒什么可看的。能理解本片導演和編劇想從細微處入手一點點營造緊張感,但也因此導致了節(jié)奏平淡和強行激化矛盾的突兀。
5.《抓住稻草的野獸》
結構和呼應的細節(jié)都太刻意了,漏洞百出的犯罪過程看得人擔驚受怕,全員惡人也全員軟趴趴。原創(chuàng)度過低,章回結構和打亂時間線以制造懸念的處理在英美犯罪喜劇中并不少見,因而敘事結構作為影片最大賣點并沒有那么令人驚喜,劇情發(fā)展套路得極其好猜,喜劇包袱也很生硬,編劇沒有掌握到英美犯罪喜劇那種既講幽默感又要優(yōu)雅從容的尺度。
6.《目標》
從《門鎖》到《雖然只是弄丟了手機》,換湯不換藥的類似題材已經拍的差不多了,硬傷很多,還是《門鎖》的那種套路,但沒有亮點就會顯得比較平。想法很好,準確戳中當代人痛點,但整體非常粗糙,驚悚片其實也要體現一些斗智欺騙反欺騙的快感的,最后大決戰(zhàn)直接把我笑抽了,我覺得這片就是魔幻喜劇,所以反派是打算一把小水果刀稱霸韓國嗎?
7.《魔女2》
表面上是擴大世界觀,實際上只是資本增加后的劣拙自我重復,欺負新一代觀眾沒看過《暮光之城》,毫無劇情可言。想要制造魔女宇宙和系列可以理解,但是第二部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故作玄虛,到最后我都沒看懂這幫人是怎么打起來的而且超能力雖然爽是有點過于離譜,第一部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反轉和爽,想復制第一部的路子可以,但是廢話和莫名其妙的情節(jié)太多。
8.《雖然只是弄丟了手機》
這個題材是特別能讓觀眾帶入進去,但是故事太爛了,片中的所有疑惑點根本不需要思考,看到問題就能猜到答案,而且懸疑氣氛營造的也不好。完全沒有營造出丟失手機后被人窺探隱私后的深深的恐懼感,而且人物的背景性格都是語焉不詳,邏輯硬傷太多,兇手其實壓根就不精明,再者就是續(xù)航不足的問題暴露的過于明顯,從中段起節(jié)奏就開始整個崩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