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倩文實習生陳俐穎 文
□記者王曉偉 圖
6月29日晚
熟悉的藥香再次彌漫鄭州龍湖金融島
鄭州市第一屆藥膳技能競賽決賽
暨惠民中醫藥文化夜市
在此火熱舉辦
吸引眾多市民打卡體驗
現場氣氛熱烈
活動第二晚
中醫藥文化夜市現場
依舊人流如織
熱度持續攀升
這場融合了
傳統中醫智慧與現代生活氣息的
惠民盛宴
讓中醫藥文化煥發新的光彩
PART.01
名醫薈萃
義診區熱度爆棚
中醫藥文化夜市火熱開啟,義診區熱度依舊爆棚。資深中醫名家坐鎮,指尖輕搭脈門,望聞問切一絲不茍,為絡繹不絕的市民提供免費的健康咨詢和個性化調理建議。
一位帶著孩子前來咨詢脾胃問題的母親感慨:“白天工作忙,掛號也難,沒想到晚上逛個夜市就能讓專家看看,太方便了!”
“最近是不是總貪涼喝冷飲?作息也不太規律吧?”秉壹堂攤位前排著長隊,副主任中醫師周書堯雙指輕搭李女士腕間,凝神感受脈象變化,隨后仔細觀察舌苔色澤,拋出詢問。
面對李女士點頭確認,周書堯很快鎖定病因:“這是典型的脾虛癥狀。”他耐心叮囑道,調整生活作息、遠離熬夜與冷飲,是改善體質的關鍵。
看診結束,李女士難掩驚嘆:“中醫太神奇了!僅憑把脈就能精準判斷問題,我一定照周醫生說的調整。”
PART.02
中藥文創玩偶
狠狠“拿捏”小朋友
在同仁堂攤位前一位小朋友超萌喊話:“媽媽,這個玩偶好可愛啊!我想要!”展示桌上,中藥文創玩偶造型超吸睛,路過的小朋友們伸手把玩著,愛不釋手。艾草、芡實、枸杞等十種中藥形象做成的玩偶萌趣十足,輕輕松松學到中醫藥知識。
另一邊,鄭州嵩興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向圍攏過來的觀眾介紹:“‘九蒸九曬’與‘六蒸六曬’皆是歷經歲月沉淀的傳統制作工藝。我們利用這些古法制作的黃精、大棗和熟地黃,口感更佳,更易于消化吸收。”
一旁的李女士品嘗過后,不禁豎起大拇指,由衷夸贊:“色澤誘人,滋味也不錯!”
PART.03
非遺“絕活” 代代相傳
非遺項目攤位前,藥香與茶香交織。李氏圓炁針的攤位前,傳承人崔晨介紹:“李氏圓炁針巧妙運用針、灸、氣三者相輔相成、相生相向的原理,能夠啟動人體自身的自愈潛能,進而實現身體自律。”
李氏圓炁針在李氏家族中已秘傳六代,歷經145年的歲月長河。該攤位還準備了宮廷秘藥保健茶供大家現場品嘗,讓人們在感受李氏圓炁針神奇魅力的同時,也能體驗到傳統中醫養生茶飲的獨特韻味。
“袁氏中醫腫瘤療法”自清朝乾隆年間傳承至今,歷經200余載歲月洗禮。在該攤位前,傳承人孫曉霞向觀眾娓娓道來。這一療法以“三聯平衡”理論為核心指引,以“辨病機、辨癥、辨病”為精髓的“三辨論治”體系,深入剖析病情,并針對“虛、瘀、毒”三大病機,創造性提出“扶正、通瘀、攻毒”的治療大法,為中醫腫瘤治療開辟獨特路徑。
夜色漸深
鄭州市第一屆藥膳技能競賽決賽
暨惠民中醫藥文化夜市
在市民的意猶未盡中圓滿落幕
6月28日、29日兩晚的華彩
見證了中醫藥文化
融入現代生活的無限可能
23支醫療代表隊上演“藥膳爭霸賽”,首日結果揭曉
龍湖金融島等你:有藥膳有義診,邊吃邊組養生局
金融島夜宴圖鑒!這席藥膳養生宴讓人集體“真香”
龍湖金融島搞起夏夜“中醫藥文化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